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余秀华第一本诗集签约 首印至少10000册

发布者:宋萌  (优府网  — 文化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一首诗刷爆朋友圈后,写了16年诗的湖北农妇诗人余秀华,正体味着走红之后的正效应。她的第一本诗集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合同已经签署。网络文学了解到,19日,媒体联系到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陈新文,与余秀华亲自接洽出版诗集的陈新文透露,余秀华的第一本诗集正在收集编辑中,春节过后将与读者…

一首诗刷爆朋友圈后,写了16年诗的湖北农妇诗人余秀华,正体味着走红之后的正效应。她的第一本诗集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合同已经签署。


余秀华第一本诗集签约 首印至少10000册


网络文学了解到,19日,媒体联系到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陈新文,与余秀华亲自接洽出版诗集的陈新文透露,余秀华的第一本诗集正在收集编辑中,春节过后将与读者见面。对此举,他的态度坚决,“哪怕亏本也要出。”

出版社激动她没有爆红也要出亏本也要出

说起余诗,陈新文很是激动,“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这样的诗了。据中国文学网了解,(去年)11月12日,我跟余秀华联系上,专门谈出她的诗集。那个时候还没哪家出版社找她。我当时就给她表态:不管销量如何,我一定会给她出这本诗集,而且首印至少一万册。要知道,现在一般来说,一本诗集的印量基本就是三千或五千册,甚至是一千册。”如今余秀华的走红,也更坚定了陈新文对此诗集的信心,“这个事件对于出诗集肯定是好消息。话说回来,就算没有这次爆红事件,我们还是会出这本诗集,哪怕亏本也要出。”

余秀华网络走红,在陈新文看来,虽然有点偶然有点戏剧化,“但总体也并不奇怪。在当下,大众对好诗,还是有一定的鉴赏力,而且大众普遍有对能看得懂的好诗的审美需求。就我个人来说,余秀华的诗,不玩弄高深辞藻,像是从她心里流出来的。假如她的诗写得不够好,仅是身体疾病这样的标签,最多也只是引发一些好奇或者同情,而不会引发太多关注。”

陈新文还透露,考虑现在诗集的市场销量,出版社出版诗集一般都是很谨慎的,“像我们社,给当代诗人出诗集,此前只有海子。现在之所以这么愿意出余秀华的诗,就是我们坚信,她的诗歌确实写得好。对她的关注度,主要还是源自她诗歌本身。”

评论有褒贬不考虑病人因素也是不错的诗人

对余秀华的走红,也有诗人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出版人、诗人沈浩波在微博上写道,“仅就诗歌而言,余秀华写得并不好,没有艺术高度。这样的文字确实是容易流行的。这当然也挺好,只不过这种流行稍微会拉低一些诗歌的格调。”沈浩波还将余秀华与打工诗人许立志(去年坠楼身亡)进行了对比,“后者(余秀华)把苦难煲成了鸡汤,不是个好诗人,所以大众必会持续喜欢,热泪涟涟。眼泪这东西,确实是世界上最廉价的事物。”而诗人廖伟棠则认为,“余秀华和许立志都有几首好诗,这已经很不容易。那些缺点存在于其不好的诗中,也存在你我不好的诗歌里。然而他们的确比我们更艰难,何必尽力一毁?”

除了诗人,文学批评家态度又是如何?昨日下午,媒体采访到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文学评论家张清华,他的看法坦率,“余秀华的诗,写得很不错。她的语言表达比较有力量,有质感,有痛感,文学性也不低。就算不考虑她的身体状况,她也是位不错的诗人。了解到她是一位脑瘫病人后,只会觉得更可贵更难得一些。”

除了农妇诗人余秀华,近期夺人眼球的还有“仙女”王守英。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穿针引线后被设计成外套,安全帽再装饰上一只棉拖鞋成就了一顶无与伦比的帽子,块状塑料泡沫串成一串挂在脖子上成为一串别具风格的项链……不久前,在大型真人秀《我是演说家》第六期节目中,来自山东泰安市新泰北寨村的90后村民王守英一跃成为民间时尚界的传奇,同时她也是村民眼中的疯子。无论怎样,这个农村女孩凭借自己的奇葩创意红了。据了解,目前就有伦敦和纽约的两个品牌在联系王守英,她可能春节期间出国和对方商谈合作事宜。

王守英的微博粉丝超过10万人,她设计的服装都是废物改造,时尚指数直接爆表。坚信自己是设计“天才”的她称曾被“西太后”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当众夸赞过,并坚信自己有一天会与国际奢侈品牌创始人CocoChanel一样享誉全球。对于自己设计的服装数量,王守英说她没有具体的概念,也不会刻意去进行整理和归纳,她本身就是一个随性的人。塑料袋、泡沫、鞋子、铁丝,这些稀奇古怪的日常物品当作材料设计成服装,究竟设计理念和设计灵感来自哪里呢?王守英说,自己的设计理念就是废物利用,在旧物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和突破,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时尚和流行。王守英说,自己的设计灵感相对比较独特,一般都是在自己上厕所时才会有灵感。“有时在其他地方也会研究设计,但是设计出来的服装都不太满意,只有在厕所里想起的点子在我看来才最有突破性。”

王守英说,村里大多对于王守英的作法都不理解,很多人都认为她脑子有问题。王守英也表示,父母对其也不支持,经常会将她的文学手稿和服装用来生火做饭,几乎从不踏足她的房间,对于父母的不理解,她表示很无奈。王守英说,村里人总会在她身后指指点点,甚至有些人还说她是鬼上身,断言她40岁之后会成为神婆。“对于这些议论我一点也不在乎,我不会因为别人的目光和议论而去放弃做自我。”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网络文学 中国文学网 余秀华 王守英 2015年01月20日 09:44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