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皇帝“称孤道寡”中透露出封建强权的专横

发布者:宋萌  (优府网  — 文化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在报刊中,“孤寡老人”一词并不鲜见,在当今的词汇中,是指无儿无女没有生活依靠的老人。在这一点上,与古义也无大区别,只是比现在划分的细一些罢了。文学名著《礼记王制》说:“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后孟子又将此四类人归为“鳏寡孤独”。…

在报刊中,“孤寡老人”一词并不鲜见,在当今的词汇中,是指无儿无女没有生活依靠的老人。在这一点上,与古义也无大区别,只是比现在划分的细一些罢了。文学名著《礼记·王制》说:“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后孟子又将此四类人归为“鳏寡孤独”。其实“孤寡”绝不仅仅是指“穷而无告者”,在春秋秦汉以后却是皇帝、王侯们的自称。这些人权倾天下却称孤道寡,你看怪也不怪?


皇帝“称孤道寡”中透露出封建强权的专横


我国自古就有个怪现象,那就是谦虚,表现在语言上则是谦词较多。尤其说到自己的时候,称自己是鄙人、敝人,自己的家是陋室,自己写的什么是拙作等等。倘若汇总一下,那足可以来本《谦词词典》。我们常说的“称孤道寡”是指皇帝,“孤家”“寡人”是皇帝的自称,这恰如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常说“本人才疏学浅”一样,是道地的谦逊。

那么谦逊在古时以“孤寡”为口头语,今人似乎颇难理解。王侯称寡人在春秋战国时为最盛,凡王侯公卿均可称“寡人”。那时各国相争,人口众多即是强盛之兆,有德而人心归向,“寡人”是自谦为寡德之人。这就像现在委某人以官衔,其必自谦“本人能力有限”,若口吐狂言说“管这点事闭着眼就干了”,非让你还没等睁开眼就丢了乌纱。到了汉代,“寡人”渐渐成为皇帝的专用语了。有人曾注意过,韩信为齐王时,对蒯通说:“先生相寡人何?”此外如淮南王黥布、吴王濞这些“叛臣”均自称过寡人,而韩信当时仅仅是领兵的将军,这样的自称也有犯上之嫌。

至汉末,袁绍、刘表、曹操、孙权及刘备等人都称孤,但至晋唐以后,皇帝大臣们再也不称孤道寡了,皇上皆以“朕”为专用自称。如另类文学《金辽文》载元太祖、太宗等文章皆称朕,至清代更是如此,如康熙在《全唐诗·序》中“朕兹发内府所有全唐诗……”在清代的御批中,基本找不到“孤家寡人”之类自称了。

达官显贵从自称孤寡而谦,至后世渐渐弃而不用,从中能看出什么样的演化?在这一点上,老子早有高论。《老子·三十九》道:“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就是说,显贵们以百姓为根本,高官以下民为基础,所以自谦为孤寡,是争取臣民的拥护辅助。老子指出,这一切要真诚,不要停留在口头上,否则只是一个形式。

的确,任何事不仅仅是看语言是谦恭还是倨傲,重要的是行动,但从皇帝由有谦到无谦的自谓中,可见封建强权愈来愈专制和专横。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文学名著 另类文学 皇帝称孤道寡 封建强权 2015年01月08日 09:41   [查看原文]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0)
(0)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关注优府网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