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代县胡峪乡望台村农民王锁贵率领自己的古建团队,携带民间工艺砖雕走南闯北拓市场,每年可加工工艺砖雕产品500平方米,远销北京、重庆、河北、内蒙等地,全年实现产值300多万元,既传承了民间传统砖雕工艺,又使农民工兄弟有了丰厚的收益。
据中国文学网报道,其工艺砖雕已达到了“雕花花生香,雕鸟能闻声,雕虎能奔跑,雕人能传神”的最佳境界,2012年2月8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外观设计专利证书》;2010年9月被忻州市人民政府颁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6月被忻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忻州市民间工艺十大品牌”称号。
今年45岁的王锁贵憨厚朴实,19岁就跟随代县民间工艺砖雕大师拜师学艺,通过吸纳百家之长,融合现代雕刻技艺,潜心钻研,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艺砖雕风格,他既负责图纸设计,又组织实施雕刻,言传身教培养出农民工徒弟30多位。
网络文学了解到,他带领这支人人身怀工艺砖雕绝技的古建团队,走南闯北,先后承建了汾阳市国保文物海红塔、大同市辽代古塔、寿阳县“帝王之师”旧居、交城县“华国锋母校”、雁门关仿古一条街等工艺砖雕工程,质量上乘,深受建筑方称赞,每年找寻王锁贵承揽工艺砖雕古建工程者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