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穿汉服诵经典

目前,教育领域正在形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繁荣局面。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作肤浅理解的表层化、书面化、娱乐化等形式主义的现象。这与国家倡导传统文化的初衷并不符合,亟待我们深入思考。据网络文学了解,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许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热衷于组织学生一味…

目前,教育领域正在形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繁荣局面。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作肤浅理解的表层化、书面化、娱乐化等形式主义的现象。这与国家倡导传统文化的初衷并不符合,亟待我们深入思考。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穿汉服诵经典


网络文学了解,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许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热衷于组织学生一味背诵各类“经典”,但却未能真正把握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仅仅让国学成为一种被诵读的“文体文化”。产生这样的问题源自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全面的认识,源自不清楚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另据报道,浙江某小学为一年级新生举行了开蒙启智、童蒙养正的仪式。难道仪式上朱砂启智、开笔破蒙等环节,真能让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吗?社会上这类组织孩子参加开蒙仪式、身着古装诵读“经典”、给父母或师长行跪拜之礼的事情越来越多。其实,穿汉服、行跪拜等远离现实生活的形式更像是把国学当做一种娱乐表演的工具。这些“回归传统”的做法违背了当代少年儿童的天性,对于他们领悟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没有多少帮助。今天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要发掘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得其精髓,使之焕发时代光辉,而不是徒具形表,更不可借文化之名,行敛财牟利之实。

中国文学网提醒: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停留在背诵书面文本上,也不必囿于外在形式,而应转化为社会行为。与其给孩子穿上汉服,不如把他们带到文庙和博物馆等地,身临其境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存在。须知,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被吸收,是要嵌入孩子的头脑里,体现在孩子的行动中,而非寻找道具,给他们套上汉服开笔破蒙、诵读经典。传统文化教育应当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标,让优秀传统文化沉淀为道德的养分和价值的因子,从而引导学生成为有道德、知文明、重操守、敢担当的合格公民。


(文化责编:宋萌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