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文化墙“没文化” 不能总拿粗心大意说事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西里街,一面刻有近百首唐诗宋词的文化墙引起了当地市民的驻足欣赏。太原市民关注的不仅限于刻在墙上的传统文化,更是扩大到了表现诗词的繁体字上。据市民统计,这面“文化墙”上共计出现了33处错别字。文化墙上的古诗词字句错的让人匪夷所思、难以置信。如李白文学名著名…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西里街,一面刻有近百首唐诗宋词的文化墙引起了当地市民的驻足欣赏。太原市民关注的不仅限于刻在墙上的传统文化,更是扩大到了表现诗词的繁体字上。据市民统计,这面“文化墙”上共计出现了33处错别字。


太原文化墙“没文化”


文化墙上的古诗词字句错的让人匪夷所思、难以置信。如李白文学名著名篇《秋浦歌》中的“白發三千丈”说:“‘發’字用错了,应该是‘髪’。”王维《春中田园作》“舊人看新歴”中的“歴”应为“暦”;王翰《凉州词》“古來徵戰幾人回”中的“徵”应为“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客捨青青柳色新”中的“捨”应为“舍”;杜牧《江南春》“千裏鶑啼緑映紅”中的“裏”应为“里”等等,若非较真的市民朋友一一指认,恐怕文化墙依然会“将错就错”地屹立在街区边,充当着复兴文化传播的“媒介”与“大使”功能,问题是如此“错误百出”的文化墙还经常有学生经过,况且这也不是文化墙“出洋相”的头一遭,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那么,不禁要问句,文化墙“没文化”难道都是因为粗心大意所造就?事件恐怕远非如此简单。

不难看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现实价值,一方面表现在教育上的各类“国学班”、国学经典受到大众的追捧;一方面不少的地方政府也积极引经据典来感召、营造一种社会真、善、美的正能量氛围。这本应是好事,对弘扬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复兴益处多多,但一窝蜂的建设传统文化墙、引经据典也闹出不少笑话。如前段安徽有个地方为弘扬孝道文化,竟挂出“埋儿奉母、卖身葬父”的传统文化宣传语,刺激公众神经,引发大家争议。

中国文学网了解到,文化墙暴露出“没文化”的弊端,不是个例,有的地方四言诗里错三句。其实这些古诗词都是小学生口熟能详的经典诗词,不算太生僻、自然不是最深奥,何以错误连连?除却简繁替换的纰漏之外,我们是否得反思:是否太为文化墙而建文化墙呢?这自然“缺什么就想要什么”的虚荣心,也有政绩考核、形象打造的外在压力,但如此匆忙而错误百出打造出的文化墙,对传统文化无疑是一种亵渎,对孩子们是一种误导,而于公众而言又能起到什么样的潜移默化作用?暴露的是建设者的粗陋无知,对弥足珍贵的公信力的又一次透支罢了!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文学名著 中国文学网 文化墙 粗心大意 2014年12月10日 09:10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