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琼瑶起诉于正侵权案审理9小时 存四大争议

5日上午,琼瑶起诉于正侵权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三中院)开庭审理。庭审耗时9个多小时,于正和琼瑶均未出庭,案件并未当庭宣判,审判长表示宣判时间另行通知。今年上半年,于正作品《宫锁连城》播出后麻烦不断,琼瑶怒斥其抄袭自己经典作品另类文学《梅花烙》,遂提出诉讼。5月28日,三…

5日上午,琼瑶起诉于正侵权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三中院)开庭审理。庭审耗时9个多小时,于正和琼瑶均未出庭,案件并未当庭宣判,审判长表示宣判时间另行通知。

今年上半年,于正作品《宫锁连城》播出后麻烦不断,琼瑶怒斥其抄袭自己经典作品另类文学《梅花烙》,遂提出诉讼。5月28日,三中院受理了原告陈喆(笔名:琼瑶)诉被告余征(笔名:于正)、湖南经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东阳欢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东阳星瑞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一案。

琼瑶认为,《宫锁连城》的电视剧和剧本几乎完整套用了《梅花烙》小说和剧本的全部核心情节与故事脉络,严重侵犯了改编权、摄制权,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请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全部经济损失2000万元。12月5日,该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由审理知识产权案的知名法官宋鱼水担任审判长。在长达9个多小时的庭审过程中,原告、被告双方就是否抄袭的四大争议展开激烈辩论。

争议1:琼瑶是否属于剧本的著作权人?

中国文学网了解,琼瑶在书面陈述中提到,自己的《梅花烙》创作于1993年秋天,作品中男女主角是互换的两个孩子。她强调这个故事是自己“天马行空杜撰出来的”。

她透露,剧本从开始到定稿大概需要大半年的时间,剧本完成后开始创作小说,但小说比剧本先出版,所以琼瑶认为剧本的著作权在自己手里,而且“剧本和小说不可分离”,她写道:“《梅花烙》可能不够于正使用,但能利用的部分,于正全都抄了。”

针对琼瑶的控诉,于正律师首先指出,琼瑶无法证明著作权的归属,“梅花烙剧本是没有发表的,被告如何接触得到?”

此外,五大被告都在答辩和质证环节就著作权一事向琼瑶方面展开“炮轰”,认为琼瑶并非《梅花烙》编剧,因电视剧的编剧署名为林久愉,而且《梅花烙》版权是今年林久愉才转让给琼瑶的;更为关键的是,92年《梅花烙》琼瑶并未做著作权登记。

琼瑶律师对此反驳,并递交林久愉的声明,但继续遭被告方面质疑。

湖南经视文化公司认为这份声明属于证人证言,根据我国司法解释,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因林久愉与原告有利害关系,即便出庭作证,也不能作为有效证据采纳。

争议2:琼瑶是否根据《宫锁连城》改剧本?

答辩意见中,于正律师先表达对琼瑶的尊敬,“很佩服琼瑶老师的记忆力”。随后质疑她在《宫锁连城》播出后按照电视剧整理的剧本,或者是有可能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就拍摄电视剧。

琼瑶律师表示,小说的创作是在具备后,虽然内容量少,但并非在内容上有不同,“剧本和小说文学性质不一样,在电视剧中体现了剧本的内容,也体现了小说的内容”。

庭审中,对于审判员提出的《梅花烙》剧本是否与电视剧《梅花烙》一致,琼瑶律师坦言可能有细微变化,并承认当初并未在台湾就剧本进行备案。

这一说法再度引发激烈辩论,湖南经视文化公司就“琼瑶拍戏不允许改剧本”提出质疑。不过,琼瑶诉讼辅助人、编剧汪海林透露:“琼瑶的电视剧,在拍的时候每天看回放,有不一样的地方就重拍。”

争议3:21个桥段是否抄袭?

庭审中最激烈的环节,无疑是《宫锁连城》中包括“偷龙转凤”在内的21个桥段是否涉嫌抄袭。

针对琼瑶提出的侵权桥段,于正律师称这些都属于特定场景、公有素材或有限表达,不受著作前法保护,强调于正的《宫锁连城》是独立创作。

于正律师在举证环节中表示,琼瑶提到的21个桥段在其他文化影视作品中也出现过,包括《西游记》、《红楼梦》、《鲁迅新婚之夜与妻子同房未同床伤心流泪》、《京华烟云》、《璀璨人生》等。并现场播放其他电视剧中的“偷龙转凤”桥段,证明该题材在很多电视剧中都有使用。

律师宣读了琼瑶的质证意见,她提到:“被告证据中没有任何一本书、任何一部剧有《梅花烙》中的人物关系,如果有也是从《梅花烙》抄来的,这都是幌子,模糊焦点的手法。‘偷龙转凤’不是我的独创,我也不能对此垄断,但故事情节的串联都是我想出来的,是独创的。第二,中国文字有几千年历史,我用中文写作,他们用中文写作,我写了嬷嬷、小厮、公主、皇上,他们也写了,这些都不是抄袭,但被告所举的其他电视剧,却没有像《梅花烙》和《宫锁连城》那样有对应。”

律师还转述了琼瑶的观点,认为于正连乾隆、公主、富察这个姓氏都抄,间隔时间也一样,并非巧合。

对此,于正律师提出,《宫锁连城》和《梅花烙》在人物和人物关系上存在实质性区别,《梅花烙》基本人物就3、4个,而《宫锁连城》人物众多,冲突众多,多条主线交叉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于正表示自己参考了《红楼梦》,5日的庭审上其律师交出一封更丰富的参考资料,除了《红楼梦》外,还有《乾隆皇帝全传》、《九公主与乾隆》、《公主与皇帝》、《狸猫换太子》、《清史稿》等。其中“偷龙转凤”源自九公主和乾隆的传说;公主借鉴了《清史稿》和孝公主;将军府家庭结构借鉴了文学名著《红楼梦》贾府的家庭结构。

争议4:琼瑶索赔2000万是否合理?

对于琼瑶提出的20000万赔偿,其律师表示,据判断,被告获利应该上亿,于正担任编剧的单集稿酬达20万,《宫锁连城》播放60多集,于正本人作为编剧收益超过1000万。各电视台播放许可费则过亿。

另外,琼瑶律师称,琼瑶接受调解的前提是:被告于正必须承认侵权,并赔礼道歉。同时,涉案剧《宫锁连城》必须禁播。

不过,于正方面并不认同,认为琼瑶方面“滥用诉权,漫天要价,且通过个人身份、年龄、媒介片面进行舆论渲染”,并恳请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网 文学名著 琼瑶起诉于正侵权案 2014年12月09日 09:1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