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世界瑶都”的瑶绣技艺面临传承困境

“现在的少数民族年轻人不仅不会本民族的织绣技艺,甚至连穿民族服饰都不愿意。”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庞绮说,其带着十余名师生来到广西,就是为了抢救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织绣技艺。中国文学网了解到,近日,庞绮一行来到享有“世界瑶都”美誉的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当天该县正在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现在的少数民族年轻人不仅不会本民族的织绣技艺,甚至连穿民族服饰都不愿意。”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庞绮说,其带着十余名师生来到广西,就是为了抢救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织绣技艺。


“世界瑶都”的瑶绣技艺面临传承困境


中国文学网了解到,近日,庞绮一行来到享有“世界瑶都”美誉的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当天该县正在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已有上千年历史的瑶族织绣正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居住着盘瑶、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和坳瑶五个瑶族支系的金秀,是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瑶族自治县,也是世界上瑶族支系最多、瑶族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县份。

从事服装艺术教育的庞绮每年都会带学生探访少数民族服饰技艺。75岁茶山瑶织绣技艺传承人龚玉娟是其在金秀探访的第一人。

“茶山瑶崇拜龙,所以服饰图案一般为龙鳞,鞋子绣成龙头鞋。”龚玉娟笑着讲解茶山瑶族服饰的织法、纹路的讲究、颜色运用等等。

“所有图案凭借一代又一代人口耳相传保存下来。”龚玉娟从小跟着母亲学刺绣,“我们那代人都会刺绣,现在会的人越来越少了。”

“瑶绣的历史非常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或更久远的历史。”庞绮表示,瑶族布匹染制、刺绣、织锦等传统工艺流程不仅正在失传,一些年轻人甚至认为本民族服饰土,连穿戴都不愿意。

网络文学了解到,在广东打工穿着时髦长筒靴和短裙的23岁盘瑶姑娘赵小慧,近日回家探亲。“如果在外也穿瑶族服饰,会让我觉得有一点丢脸,别人肯定就知道我是从大山里出来的。”赵小慧略显尴尬地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穿着也在发生改变,许多少数民族年轻人也追求着现代服饰的时尚

“除去时尚与否的原因,更多人不愿意学习瑶绣是因为难以维持生计。”庞绮说。

在龚玉娟织绣的外套、背带、背包、瑶被等十余件成品中,一床长约2米的龙鳞纹瑶被套对外售价1.2万元人民币,却需耗时一年才能完成。

最让庞绮担忧的是,“在村寨里,少数民族服饰早已失去其本身的功能,沦为风情表演的工具。”庞绮说,瑶绣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迫在眉睫,当地人应该保持织绣技艺和服饰原汁原味;作为服饰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抢救少数民族织绣技艺后,应将时尚元素与传统相结合,使其更好地传承。

金秀县官方与庞绮有着同样的迫切感。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黄贵恒表示,近年来,为保护瑶绣技艺,每个瑶族支系都建有收藏当地服饰、制作工具等的博物馆;在传承方面,不仅在农村和学校开办瑶绣学习班,还邀请专家设计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现代瑶族服饰,让年轻人、外地人喜欢穿。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网 网络文学 世界瑶都 瑶绣技艺 2014年12月09日 09:12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