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全世界的文字走过了表形、表意和表音的三个过程。大量的原始文字、古典文字,例如西亚的两河流域5000年前的楔形文字,后来大都被表音的字母文字取代了。在林林总总的世界文字之中,现在还留存的不采用字母来标音的古典文字——“意音文字”,只有汉字一种。中国文学网了解到,古老的汉字从定型的甲骨…

全世界的文字走过了表形、表意和表音的三个过程。大量的原始文字、古典文字,例如西亚的两河流域5000年前的楔形文字,后来大都被表音的字母文字取代了。在林林总总的世界文字之中,现在还留存的不采用字母来标音的古典文字——“意音文字”,只有汉字一种。

中国文学网了解到,古老的汉字从定型的甲骨文算起,已经有3500年的历史,为什么它能够长盛不衰,至今还有强盛的生命力呢?从秦汉的“隶变”到现在,正如周有光先生所说,“汉字适合汉语,所以3000多年只有书体的外形变化,没有结构的性质变化”。一句话——汉字适合汉语,点出了这个奇迹的奥秘。

瑞典的汉学家高本汉早在90年前就说过:“这个文字是中国人精神创造力的产品,并不是从它族借来的;书体很美丽可爱,所以中国人常应用他为艺术的装饰品。而且学习起来也并不见得怎么繁难;只需熟悉了几百个的单体字,就得到了各种合体字里所包含的分子。”

如果说,周有光是精通世界文字发展史之后,对自己的文字有坚定的“自知之明”,高本汉便是深刻理解中国文化之后的“旁观者清”了。

许多欧洲人是冲着古老神奇的汉字来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高本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出生于1889年,1909在俄国学汉语,1911来西安,两年间调查20多种方言,1915年写成《中国音韵学研究》的博士论文并成为教授,他是最早、最成功的西方汉学家,他的博士论文指导着中国第一代语言学家创建了中国的现代语言学。法国教育部现任的汉语总督学白乐桑也是个汉语汉字迷。他1950年出生,1973年来北京留学。他说过,汉字是艺术,一见到它就被吸引住了,并且挥之不去。他认为学好汉字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汉语,编了一系列通过常用汉字学汉语的好教材,多年来成为欧洲最流行的汉语课本。

诚然,在外国人当中,也有些人鄙视汉字,认为中国人时至今日还在使用几千年前的汉字,是落后的“抱残守缺”的蠢事,有些人恐惧汉字,以为应该绕道走、不学汉字、直接学汉语才是聪明人。和他们相比较,高本汉和白乐桑是高明的学者,是真正的聪明人。

自从汉字成了汉语的书面符号,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从甲骨文所记录的商周编年史,毛公鼎的篆文所镌刻的嬴秦的历史,先秦诸子的论辩和散文,汉代的《史记》、《说文》,直到康乾盛世所刻的900卷、近五万首《全唐诗》和近八万卷的包括经史子集的《四库全书》,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中国作为古典文献的大国,无论是数量或质量都无愧为上乘。汉字为缔造中华文化的圣殿立下了丰功伟绩。

汉字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它的生命力来自它的内部结构。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体,在形音义之中,表意是它的主体功能。隶变之后字形稳定少变,占着大多数的形声字,表意的形旁相对准确,表音能力较差。稳定的形、义使它超越了标音能力的缺陷,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还能“由文知义”,形成了“目治”的习惯。于是,隔代的人可以共享书面阅读,异地的人可以借助文字沟通。不同的民族虽有各自的语言,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都被大家尊为共同的文化载体。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切韵》系韵书最为标准音,通过“科举取士”普及全国,形成了文读的“字音”类别,使古今南北的字音差异保持着多多少少的对应,使操作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为统一的汉语。满族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正是处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四库全书》和文学名著《红楼梦》所标志的文言和白话也登上了顶峰。这就是各民族共同使用的汉字、就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统一文化的最好见证。

统一的文字不但维系着统一的书面语和统一的民族文化,也使我们这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战乱和分裂的时候,但总是分久必合、分少合多。

汉字在它的青春时期,不但勤勤恳恳地为中华民族服务,还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先是直接学汉字、读四书五经,公元720年成书的《古事记》就是用文言文写的,750年创造了汉字笔画式的音标——假名,用汉字和假名拼音来书写日语。二战期间,曾有人提出要废除汉字,因为汉字已经用“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废除不成,后来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规定了1945个汉字作为“当用汉字”。朝韩从公元372年起使用汉字,1444年也创制了汉字笔画式的谚文字母,直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1987年规定,小学只学谚文,中学才学1600个汉字。越南在汉代中叶之后纳入中国版图一千年,一直以汉字为正式文字。直到1945年才改用拼音。正是因为汉字以表意为主、不精确表音,所以才能够被不同语系的语言借用为文字符号。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几千年间,汉字的形体发生过甲、金、篆、隶、楷、草等字体的变化,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实践,不论是什么时代,也不论是什么字体,都创造了书法的艺术。历来的文人学士大多兼通诗文书画,和诗画融为一体的书法艺术,给后代留下了无数珍贵墨宝。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修、苏东坡、米芾等数不清的书法家,不但为华夏子孙耳熟能详,其作品,哪怕只是印刷品或拓片,千百年过去了,都还能受到许多外国朋友的喜爱和崇敬。汉字不但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不论在公众场合或是私家屋舍,还成为类似西方的绘画、雕塑的艺术陈列品,这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凡此种种,都说明汉字确是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瑰宝。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网 文学名著 汉字 中华民族文化 2014年12月08日 09:2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