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89岁"喜儿"带着遗憾走了 一生忧心“布衣味”

从舞台侧幕,到舞台中央,距离很短,却又很长,老人迈着略微有些不稳的步子……待站定,音乐起,《农友歌》唱响。据中国文学网了解,这首歌,老人在50年前第一次唱起,50年后再度唱起——2014年10月2日晚,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首演50周年后重登人民大会堂。那一晚的观众不会想到,那一次成了老…

从舞台侧幕,到舞台中央,距离很短,却又很长,老人迈着略微有些不稳的步子……待站定,音乐起,《农友歌》唱响。据中国文学网了解,这首歌,老人在50年前第一次唱起,50年后再度唱起——2014年10月2日晚,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首演50周年后重登人民大会堂。


王昆(右)指导歌剧《白毛女》复排


那一晚的观众不会想到,那一次成了老人留给舞台永远的绝唱。2014年11月21日13点46分,89岁歌唱家王昆因病逝世,生命时钟定格于此。

一次演出前,王昆说道:“有支歌曾唱‘多少青春不再,多少情怀已更改,我还拥有你的爱’,我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我还在唱,是为了用歌声回报你们对我的爱。”如今,人已逝,歌未远。

一生敬畏舞台

《东方红》首演50周年纪念演出那一晚,王昆其实是坐着轮椅来到后台的,因为腿脚已不太灵便。但当登台时,她坚持抛开轮椅,要在舞台上站着为观众歌唱。虽然她需要在学生王月的“助唱”下,才能完成演唱,歌声也不再如往昔那般完美,不过观众还是将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这位老艺术家。

而就在演出前半个月,9月12日,王昆的老伴周巍峙刚刚逝世。周巍峙是1964年《东方红》的导演暨总指挥之一。那一晚,王昆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登台演唱的?悲伤自知。

然而,时隔仅两个多月,王昆追随爱人而去。那一场演出,也成为王昆留给观众最后的舞台记忆。

“老师走得有些突然!11月15日我还去医院看望了她,没想到是最后一面!”电话里,歌唱家陈俊华的声音透着悲伤,“我当年就是老师从部队招进东方歌舞团的。她是我的恩师,改变了我的一生,我们之间的感情,亦师、亦友、亦母。”她最钦佩也最受益的,是王昆老师对艺术的态度,“只要沾艺术的边儿,她就特别认真。她刚退休那几年,办了个华夏艺术中心,教授唱歌。我去上课,她一句一句做示范,告诉我怎样唱好,一点儿不偷懒。老师对舞台一直保持着一种敬畏,我记得有一次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师生音乐会,晚上7点半才开演,可是王昆老师早上10点钟就到了剧院,早早化好了妆,换好了服装,坐在后台等我们呢!”

一生眷恋“喜儿”

从1939年进入晋察冀边区西北战地服务团,成为专业独唱演员至今,王昆走过了75年漫漫艺术之路。除了《东方红》里的《农友歌》,王昆最为观众所熟悉的还是民族歌剧《白毛女》里的“喜儿”形象。1945年,另类文学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演,19岁的王昆出演喜儿。从此,一生与“喜儿”结缘。

2011年,在王昆的策划、推动下,东方演艺集团联手国家大剧院复排歌剧《白毛女》。王昆担任艺术总监和声乐指导,看似“虚职”,不过王昆干起来却一点儿不“虚”。选演员,找导演,头几个月前就开始轮流给演员单独辅导声乐。到了排练场上,她更是像总导演一样,从表演、唱腔到台词,细细把关。做这件事,王昆分文不取,“我就是想在我‘走’以前,把当年《白毛女》的味道排出来。”

一生忧心“布衣味”

“王昆老师最难得之处在于,她虽然年事已高,但艺术感觉很年轻。”北京新春音乐会总导演刘国超说。连续四年,王昆出任这一演出品牌的艺术总监,“她对每年新春音乐会的曲目风格、歌手特色,都会非常认真地考虑。我们在合作过程中,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每人一声’,她认为歌手应该各有亮色、多姿多彩。她在给歌手指导时,也常常强调乡音乡韵。”

这一点,陈俊华深有感触,“你们可能没注意过,东方歌舞团的民族唱法演员,从来不会穿着大蓬蓬裙登台,这与王昆老师一直以来倡导的民族声乐审美有关系。”2009年,王昆从艺70周年纪念师生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她身穿一件布衣登台演唱。“去年的师生音乐会,我没有检查学生的演出服,结果有学生唱《夫妻识字》时穿的是低胸的大裙子。这种装束,不但不能锦上添花,相反会让音乐庸俗化、商业化。”王昆说。

其实,王昆曾在不同场合直言自己对中国民族声乐“半土不洋”的忧虑,她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传承真正原汁原味的民族唱法。“我这种唱法没啥正规名字,也许可以叫做‘草根唱法’。它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行腔富于韵味。”

王昆对如今一些民族歌手“半土不洋”的唱法表现出忧虑,就像她曾说的,“很多人总认为,洋唱法才能显示出学问,于是生硬地进行融合。这其实是误区,丢了民族的根,很多人变得不会唱歌了。我们应该在自己本民族艺术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外来的东西。”

据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治丧办公室介绍,王昆追悼会具体事宜于11月23日对外公布。

为孩子们录记忆里的儿歌

21日晚11点半左右,王昆的学生、歌唱家郭蓉才走出恩师的家,浓浓的悲伤笼罩全身。“老师本月12日突发脑溢血住进医院,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这些天来,我每天都会去医院陪她,和她说话,唱她喜欢的歌。我们有一个微信群,将近80人,基本都是王昆老师的学生。我们每天在群里为老师祈祷……”她的声音哽咽了。

其实,就在本月10日那天,王昆给郭蓉打了个电话,让她到家里去。“老师手写了很多谱子,都是她小时候听的、唱的儿歌,她想让我帮她一起整理这些儿歌,录制成音乐光盘。这些儿歌的内容都是讲述文明礼仪和孝道的,她希望能让更多孩子们听到。”郭蓉记得,那天王昆异常高兴,平日里从轮椅上站起来很费劲的她,一下子就站起来了,“老师一边唱,我们一边录视频。本来老师应该中午一点钟午休的,但到了下午两点多她还不愿进卧室……”

如今,学生的歌声再也唤不回老师,郭蓉说她会尽力去完成老师关于儿歌的遗愿,“她其实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完,而且都不是她的私事,她想为这个时代多做一些事。”另外,计划于12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把歌声留给未来——王昆和她的朋友们专场音乐会”不会取消,“老师一直希望她自己,还有她的朋友、学生多多站在舞台上为观众唱歌,所以我们会继续的。”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网 另类文学 《白毛女》 歌剧 王昆 2014年11月24日 10:2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