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蒋方舟: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 并非都完美

近日,著名80后作家蒋方舟在北京接受采访。就在前两天,她对先锋诗人乌青所创“乌青体”的力挺遭受网友质疑,蒋方舟在回应此事时表示,乌青是在很努力的探索语言极限,“对陌生的东西不应该拒绝,而是要尊重。”同时蒋方舟也谈到了在《新周刊》的工作,她说,自己对工作没多大野心,写好小说才比较重…

近日,著名80后作家蒋方舟在北京接受采访。就在前两天,她对先锋诗人乌青所创“乌青体”的力挺遭受网友质疑,蒋方舟在回应此事时表示,乌青是在很努力的探索语言极限,“对陌生的东西不应该拒绝,而是要尊重。”同时蒋方舟也谈到了在《新周刊》的工作,她说,自己对工作没多大野心,写好小说才比较重要,也没兴趣把作品改编为影视剧,“剧本是个产品。小说则更像一个作品,是作者自身意愿的体现。”


蒋方舟: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


谈创作:对职业没野心剧本是产品小说是作品

几乎是从毕业以来,蒋方舟这位被称为天才美女作家的80后姑娘一直在《新周刊》工作,她常说自己是个对职业没什么野心的人:“让我有足够的自由做一件有成就感、觉得快乐的事情,这是我对工作的全部理解,至于改变媒体行业、格局,这不是我关心的内容。”

另类文学了解,蒋方舟同样对将作品改编为影视剧也没有多大兴趣。她表示,在可预见到很长的时间内都不会从事相关事情,“我觉得还是把小说写好比较重要。”

“剧本是产业链中的一环,是协调了各方利益后的产品,融汇市场、导演、制片方等各方面的意愿;小说则更像一个作品,是作者自身意愿的体现。”蒋方舟表示,真正的作家或许并不在乎市场的反映、是否会被承认,只是在乎能不能完整准确表达出自己想说的内容,这就是产品和作品之间的区别。

“现在很多小说改编成剧本。二流小说能改编成一流电影作品,但是一流的文学作品永远不可能改编成一流影视作品。”蒋方舟给出了自己的界定,“比如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几乎没有一个让人特别满意的(影视)版本。文学和影视中间还是有距离的。”

“是把写书看作是读者交流的方式?还是改编成影视的跳板?我觉得关键是创作者自己态度,永远不能责怪读者变得过于浅薄。”蒋方舟如是说。

谈阅读:阅读不会“死”形式不重要关键在文字本身

阅读,一直是蒋方舟喜欢做的事情之一。现在她每天仍然会会把6~10个小时的时间花在写作、阅读上,既包括新人新作,也有过去的名家经典,只是和以往不同,她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逐渐从纸质书转移到电子书或各类客户端。

“手机电脑也好,纸质书也好,阅读的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文字本身。”蒋方舟也注意到自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的现象,虽然有不少网友批判这样的阅读形式过于肤浅,但蒋方舟对此并无多大担忧,“我自己用KINDLE看书比较多,只要在上面能买到(的书)都不会再买纸版,因为我们家书柜都放不下了。”

玩笑过后,蒋方舟也郑重的表示,虽然目前人们逐渐习惯了在客户端看新闻、书籍,但这并不代表“阅读已死”,因为阅读是一个永远的需求,跟人们吃饭睡觉、爱漂亮差不多,“人们需要靠阅读体会在生活中没办法体会到的情感与经验,必须靠其他媒介而且是超越电视化等平面媒介的东西来帮助代入。”

前段时间,恰逢“卡夫卡”小说奖颁发,蒋方舟和阎连科等人一同前往捷克,了解到国外读者对中国文学的月度情况。那次的经历也让她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走出去”颇有感触:“确实能够看到中国作家作品被翻译出去,国外的读者对中国文学的理解不再是苦难、农村,而是开始关注到中国都市和中国的变化,这是老作家为年轻作家创造的好环境。”

回应“乌青体”争议:对陌生的东西不应拒绝,要尊重

就在前两天,先锋诗人乌青的“乌青体”诗歌走红,甚至出现已出版的作品缺货加印的热销情况。但这似乎并不是由其充沛的可读性影响所致——不少网友指出,乌青作品中类似“白云啊,真白”之类的句子简直让人“无法直视”,直指这些作品为“废话体”,而蒋方舟却在微博上旗帜鲜明的表示对“乌青体”的欣赏,一时引起议论纷纷。

“我很欣赏‘乌青体’,也欣赏乌青本人。”蒋方舟仍然直言不讳地对媒体亮出自己的观点。她提到了时下一个现象:当人们谈到经济学、物理学等内容时,遇到不懂得内容总是比较敬畏,但是看到电影文学有不懂的内容就会鄙视的说“不懂”,言下之意好像拒绝“再懂”。蒋方舟认为,文学也是一个学科,在主题思想、语言方面都有特别重要的贡献。

“乌青不是一个哗众取宠的人,他是认真在探索语言的极限,尝试有没有一种语言可以超越(现在)的(文学)语言,并认为‘废话’是可以的。”蒋方舟认为,对于读者来说,可能像做阅读理解,碰到无法归纳主题的作品会紧张、有陌生感,但对陌生的东西不应该拒绝,而是要尊重。

比如正在看的《金瓶梅》,蒋方舟在读完全本后也有了不同的感受:“我小时候看的不仔细,现在完整的读完,书中的写作技巧和情感、内敛与慈悲是我之前没有体会到的,某种程度它动人程度超过了《红楼梦》。”


(文化责编:宋萌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