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曲阜“儒学热”:商人投百亿办孔学班

当地政府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大兴百姓儒学;本地乃至外地资本瞅中商机,大批专家人才涌入。距离习近平考察曲阜已近一年。实际上,国家最高领导人已经一年内三次亲近儒家文化。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尚属…

当地政府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大兴百姓儒学;本地乃至外地资本瞅中商机,大批专家人才涌入。距离习近平考察曲阜已近一年。

实际上,国家最高领导人已经一年内三次亲近儒家文化。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尚属首次;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到北京大学同哲学家汤一介促膝交谈,了解另类文学《儒藏》编撰情况;而最令曲阜振奋的,就是去年11月26日,习近平来考察,同儒学专家座谈。


曲阜“儒学热”:商人投百亿办孔学班


就在这一年间,曲阜将信号转换成行动—无论在民间层面还是在政府层面,儒学被赋予更重要的意义;当地政府用力抓住了这个发展机遇,大兴百姓儒学;本地乃至外地资本瞅中商机,大批专家人才涌入,兴办国学。又到一年祭孔日,儒学很热,曲阜很忙。

学者很忙:80岁教授讲课走了20省

“现在全国媒体对曲阜都挺关心的,前几天刚送走一批,这些天又来了一批。”据曲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岳耀方透露,去年至今,这样频率的采访接待已成常态。

这一缘起,是去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曲阜视察,让当地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信心。“总书记开会时说‘我到曲阜来是向全国传递一个信息: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儒学思想。’这句话新闻联播没播,我们却听得真切!”

同样提到这句话的,还有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总书记这一年来多次谈到儒学,特别是9月24日在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族的文化立足点就是从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这一年间,杨朝明成了当地的名人。总书记来到孔子研究院开了一场座谈会。据中国文学网了解,期间,总书记拿起他的《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经媒体报道后,这两本书一时洛阳纸贵。“再版了好几次,一度卖脱销。抢购的大多是官员、商人,总书记看的书,来曲阜的人都提出要带一套回去。”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说,再版的图书新封了书腰带,将总书记的推荐语印在上面。“听说出版社还在不断加印。如今来曲阜旅游的,研讨文化的人,谁都知道杨院长。”

“这一年来非常忙,要做正本清源的基础研究,还要参加各地专业研讨会,参与国学导师培训……”采访当天,杨朝明就将赶赴北京参加一场学术会议,而即将到来的11月26日,他将主持孔子研究院与光明日报、孔子基金会联合举行的全球征文颁奖会。另外,学术研究方面,全国的资源向曲阜汇聚,中纪委出版社将《八德诠解》丛书的任务交给了研究院,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各出一本书,今年底要完成。还有编写孔子文化奖获得者的学术文萃,保护并研究曲阜石刻……

同样为声名所累的,还有曲阜师范大学退休教授骆承烈。八十岁的他本该安享晚年,却比在岗还忙。据他说,经常去外地讲课,共去过20个省,跑完了山东16个地市。

百姓很忙:每个村庄都配儒学讲师

采访期间,正值“百姓朝圣”活动。当日9时,孔庙万仞宫墙外,礼乐声响起,鸣赞浑厚悠远声中,礼生将殿庑诸门逐次打开,民众缓步走向大成殿,向先师孔子敬献花篮,行鞠躬礼。

从10月26日起的一个月内,每天有近3000人被组织参加朝圣祭孔,在孔庙虔诚祭拜先师孔子。“活了一辈子,这是头一回,以前的祭孔活动,只有官老爷们才能参加。”在祭孔大典前,一位80岁的老汉难掩激动。据悉,这是1986年开展祭祀活动以来,首次邀请曲阜10万百姓参与朝圣祭孔。以前,祭孔大典采取政府公祭形式,只邀请孔子后裔、海外孔子学院代表及部分专家学者参与。小孔村书记孔健军是孔子第72代传人,他告诉媒体,祭孔在百姓心中十分神秘,因为极少人见过祭祀全程。这次听到这个消息,百姓都十分积极。“村里统一派车,把大伙一早拉来,有序免费入场,大家都很激动。”

其实,“百姓朝圣”只是政府近期工作的很小一部分。为了弘扬儒学,政府这一年的工作可谓纷繁复杂。其中声势最为浩大的当属“百姓儒学”工程,一场由政府主导的儒学下乡工程:为下辖的405个村庄每村配备一名儒学讲师,并配套推行一村一座儒学书屋。这项工程被赋予“营造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推动中华传统美德创新性发展”的美好内涵。

而“百姓儒学”的前身,则是“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活动。该活动开展了两年,已经对64万市民完成了一次儒学及道德、礼仪知识教育普及。

政府还实施了“勤善公和”四大工程,成立了曲阜四德工程建设研究中心,设计开展了4大主题64项系列活动,成立了675所“彬彬有礼道德教育学校”,曲阜几乎每一家企业都挂了牌子,不定期组织老师给员工上课。

旅游业当然也要搭上儒学的班车,“背论语免费游三孔”就是一个。只要能背出30句论语,就能免费参观三孔景点。每天都有一些游客试背,大多是孩子,或者国学班的学生,过关率达七成。

这一年来,为了让百姓亲近孔子,为了让孔子故里成为道德高地,政府搞的活动数不胜数。“前两个月天热的时候,市区里的广场上,天天有老师在那儿讲课,下面围坐着千把人,大伙没事都跑去听。”随便拉住一个曲阜市民,就能跟你讲出一堆。

商人很忙:动辄投上百亿来办孔学班

“来谈项目的,几乎每天都有,忙时一天接待两三批人。”说到外来资本,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园管委会党政办主任孔鹏表示,市里与孔子文化产业相关的投资企业超过1000家。而瞬间引燃的市场,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文化产业人才匮乏,只能边学边做,不接地气。”

目前,曲阜投资最大的项目,要数由无锡灵山集团操盘的尼山圣境,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占地面积154.8公顷。目前一座面朝尼山水库、72米高的孔子雕像已经完成基本轮廓,其余建设也在日夜赶工。建成后,这将是曲阜乃至世界上最高的孔子像和最大的旅游度假区。

而文化产业园引进培训方面的大项目,要数“吃亏是福孔子学苑”。该项目审批了2000亩地,首期投资16亿元。据统计,目前曲阜知名的国学培训机构有七八家,不知名的起码五六十家,几乎每天都有新开的学校挂牌。

11月1日,曲阜国学中心举行了开学典礼,首批招了6个学生。不久前,王庄镇闲置的王庄二中校址挂上了“孔子文化学院”的牌子。学院在去年底拿到批文,颜回的78代嫡孙颜廷淦出任院长。目前,他们正在与北京的一所大学和浙江的一家地产公司谈合作。济南一位老板与秦皇岛民族学校合作,在孔子礼仪文化学校租了几层楼,开办了曲阜分校,主打小学教育。今年夏天,陕西宝鸡岐山脚下的“铭谦学堂”整体搬到曲阜……慕名来办学的商人带动着各地的资源汇聚曲阜,促成了一家家新的国学院。

“来的人都想先圈块地,再盖个楼,最后办个学校,那怎么行!”孔鹏说,他已经被要地要得急了,但土地限制严格,尽量少占耕地,他只能找一些废弃的工厂或学校。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另类文学 中国文学网 曲阜“孔学热” 2014年11月20日 10:17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