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叶匡政:翻译书多于本土书 国产好书确不多

随着新年将至,2014年已经走到年末,各个知名的图书排行榜也渐次发布2014年好书榜单。中国文学网了解到,值得注意的是,各大榜单上,翻译作品大多占据主流,比如豆瓣推出的2014书籍排行榜上,前十位中翻译作品占了六席,而各网络书店上列出的畅销排行中,翻译作品的数量也同样占优。图书榜上译作多于…

随着新年将至,2014年已经走到年末,各个知名的图书排行榜也渐次发布2014年好书榜单。中国文学网了解到,值得注意的是,各大榜单上,翻译作品大多占据主流,比如豆瓣推出的2014书籍排行榜上,前十位中翻译作品占了六席,而各网络书店上列出的畅销排行中,翻译作品的数量也同样占优。

图书榜上译作多于本土作品的现象,也引起了一些读者和评论者的注意,有批评认为,过于重视翻译作品,而对本土作品疏于保护,可能会更进一步伤害本土图书创作的发展。也有人认为,图书本无国界,不应该为了保护本土图书而放弃评判的标准,否则才是对文化市场的伤害。

本土作品缘何胜不过翻译作品?对此,著名文化评论家叶匡政说:“以一年为单位评选好书,翻译的作品多于本土作品,这是肯定的。但这并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全球化的时代,图书的流通也越来越畅通,好书往往是世界性的,本土的好书如果说要多于整个世界,这不现实。而且,很多翻译的书籍,在翻译引进之前,已经经过当地市场、学术界等诸多方面的一次检验和确认。也就是说,多数翻译的书籍是因为它在当地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才被引进的。而本土的书籍,则往往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也是造成翻译书多于本土书籍印象的原因。”

翻译书多于本土书

首先,在人文社科领域,比如政治哲学、社会学、乃至现代文学等方面,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的研究都走在中国前面,毕竟很多学科本身发源于西方,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而我们发展的时间还很短。其次,从出版的尺度看,相对来讲,翻译国外的书籍限制要更少,比如前一段时间出版了很多表现苏联斯大林时期社会生活的书籍,这样的书本土的创作一方面并不是很多,而且出版的条条框框也相对多一点。这导致人文社科领域,翻译的图书更多。其三,翻译的书籍,本身在当地已经经过了一次检验,或者是市场上的畅销书,或者是在学界广受好评的。也就是说,被翻译的作品,都是各国相对经典的。而本土的作品,往往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需要读者再进行一次筛选,这就更显得好书榜上翻译作品占优了。

好书榜单上,本土书籍少于翻译作品,引起了读者的关注,而对本土创作,是否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也成了争论的焦点。

对此,著名文化评论家叶匡政说:“实际上,本土的创作,需要的是更加开放的空间,而不是刻意的保护机制。事实上,国产书籍总体质量不高,反而和图书市场开放程度的不足有关。更充分的竞争、更自由的创作,才是提升国产图书总体质量的途径。”

国产书籍质量下降

当前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的出版,好书确实不是很多。据另类文学了解,在图书领域,一本书的价值,往往是和市场成反比的,也就是说,一本书价值越高,或者读者需要的教育程度越高、智商越高,那它的市场就越小,因为接受的群体很小。反之,高中生都能读的书,销售量才能多起来。当前,市场是检验书籍的一种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式。问题在于,当前国内的出版,市场导向的影响太大,以至于许多粗俗的、低俗的书籍充斥市场。

刻意保护不如鼓励竞争

文化保护措施在很多领域都有,典型的如电影,相关的争论也一直都有。事实上,电影要有好的发展,必须要有充分的竞争。比如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时代,出现了很多经典的影片,这和当时大量的外国电影进入中国有很大的关系。图书也是如此,如果采取限制引进、保护本土图书的措施,反而不利于本土创作的发展。

实际上人们对于本土产品会有一种天然的好感。比如说同样一个主题的书,有本土作者写的也有引进的,本土的肯定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还是以电影为例,比如《泰囧》,很多人认为和美国的《预产期》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预产期》在美国也就是三四流,但《泰囧》则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图书亦是如此,国产图书质量不高,反而是和开放程度的不足有关,并非是保护不够的缘故。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网 另类文学 翻译书 本图书 国产书 2014年11月19日 17:07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