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河北75岁老农欲传承“袖里吞金”口算绝技

“4315乘以837等于多少?”“等于3611655。”“56789乘以65呢?”“3691285。”能够迅速完成如此高难度运算的并不是那些经常上电视的“天才少年”,而是一位75岁的农村老大爷。近日,另类文学媒体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区八农场小韩庄,见到了这位身怀绝技的李太明老人。李太明告诉媒体,他的这种速算方法…

“4315乘以837等于多少?”“等于3611655。”“56789乘以65呢?”“3691285。”能够迅速完成如此高难度运算的并不是那些经常上电视的“天才少年”,而是一位75岁的农村老大爷。


李太明老人正在向人们展示“一掌金”的计算方法


近日,另类文学媒体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区八农场小韩庄,见到了这位身怀绝技的李太明老人。李太明告诉媒体,他的这种速算方法叫做“一掌金”,是他二十多岁在农场工作时由一名同事所传授。听上去虽然深奥,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在头脑中打算盘,利用算盘的原理进行加法运算,而在乘法运算时,则通过双手手指的一些特定动作,像列竖式一样对运算过程中的数字进行记录,帮助“头脑中的算盘”得出最终结果。

为了验证“一掌金”的真伪,媒体随机写出几组乘法运算题,有的是四位数乘以三位数,有的则是五位数乘以两位数。这些在普通人看来根本无法凭借脑力完成的运算题,李太明只需掐指一算,仅用几秒钟便得出了答案。经过计算器的验证,老人给出的答案均准确无误,令人惊叹不已。

李太明说:“年轻时学‘一掌金’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农场粮食入库的时候,我站在一旁就已经能够跟上会计打算盘记账的速度。岁数大了之后,老伴总是反对我练习‘一掌金’,认为经常算账会影响家里的财运,儿女也觉得现在使用计算器算数非常方便,根本没必要学什么‘一掌金’。”

李太明一边讲述着自己学习“一掌金”的经历,一边让老伴翻箱倒柜地找出了自己多年前使用的算盘。破旧不堪的算盘上落满了尘土,显然已经许多年没有使用。

“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够把‘一掌金’传承下去。虽然家人不太支持,但我始终没把这本事扔了。算盘现在确实没什么太大的用途,但它毕竟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使用的,是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不能扔,真的不能扔。”李太明坐在炕头轻轻拨弄着陈旧的算盘,满心喜爱。

网络文学了解,算盘曾经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简便计算工具,古时候的商人将打算盘作为必备技能,久而久之,一些算盘技法高超的商人便能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完成算盘上的运算。为了提高准确性,他们会把手缩在袖子里,活动手指来模拟打算盘的动作。这就是人们俗称的“袖里吞金”。

如今,部分幼儿园与小学都已开设了珠算课,让孩子从小接触算盘的同时,开发孩子的形象思维,提高孩子的运算能力。对打算盘感兴趣的孩子,还会有系统的“珠脑心算”训练,即通过珠算强化练习,逐步形成算珠的“脑像”,在头脑中完成算盘的全部运算,从而具备强大的速算能力。人们在一些电视节目中时常能够看到“神童”们的速算表演,他们所用的方法几乎全部为“珠脑心算”。

对此现象,唐山师范学院教授、社会学者杨立元表示,李太明老人大可放心,许多孩子正在学习与“一掌金”相似的速算方法,算盘不会消失,算盘中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更不会消失。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另类文学 网络文学 口算 算盘 袖里吞金 2014年11月17日 10:24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