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突破动漫发展瓶颈 用文化涵养动漫产业

世纪之交的英、韩、日诸国,为了应对美国文化工业的冲击和国内经济的疲软,相继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动漫是其中的核心项目。由此施行的一系列战略支持和政策倾斜,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国家动漫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作为后起之秀,中国动漫产业在结合本国国…

世纪之交的英、韩、日诸国,为了应对美国文化工业的冲击和国内经济的疲软,相继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动漫是其中的核心项目。由此施行的一系列战略支持和政策倾斜,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国家动漫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作为后起之秀,中国动漫产业在结合本国国情和市场环境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一直未中断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但在究竟该借鉴什么和如何借鉴的问题上,我认为还有需要商榷之处,“借鉴”中存在的一些偏差正在制约中国动漫的发展。

突破动漫发展瓶颈 用文化涵养动漫产业


如何借鉴,取决于如何理解。据中国文学网了解,目前国内对“国际经验”的理解,受制于单一的经济标准,把焦点单纯集中在市场效益上。比如,我们看到的日本动漫产业由三大领域构成——漫画、动画和游戏,在销售额上,游戏遥遥领先,数倍于漫画和动画;而动画因为有动画形象衍生品的巨额收入,也能扳回相当多的份额;最不突出的就是漫画了,如果只看销售额的话,漫画只会被看作是动漫产业大家庭中的老人,既缺乏技术性,效益又不高。日本游戏、动画、衍生品开发等方面的经验,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国动漫企业的主要学习对象,并影响了国产动漫的业务布局,有些企业已将动漫服务业而非动画作为重点开发的业务领域。换言之,我们引入的实际上只是日本动漫产业中最赚钱的部分。企业以效益为重自然无可厚非,但从产业整体布局来看,产业链的任何一环都不能孤立对待,它们作用的发挥常常与整个产业链的运行以及市场状况密切相关。简单的“趋利避害”以及由此而来的横向移植,实际上忽视了国际动漫产业得以高速运转的内在逻辑,尤其是文化逻辑。

还是以日本为例,在日本每年的出版物中,漫画杂志与漫画图书的发行量非常巨大。从书店到便利店,从铁路到地摊,毫不夸张地说,漫画已经成了日本的全民读物。对漫画的普遍阅读,深刻地影响了日本人的审美习惯。日本动画采用的“有限动画技术”,一种将关键性的动作和语言简洁连缀的表意方式,正是脱胎于漫画形式。反过来,这种动画形式又带来轻小说的诞生和走红——只有受过漫画训练的读者才能从轻小说中“还原”人物和场景。漫画、动画、轻小说,产业链的上下游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三者一起发力,全方位施加影响,又让动画形象深入人心,让与动画形象相关的衍生品热销。可以说,日本动漫的繁荣,正得益于漫画文化最初的涵养,得益于这种成熟的受众市场的培育。如果只是以经济效益为指标,漫画在日本动漫产业和日本文化中的巨大作用就被严重遮蔽了。

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之处,就在于它出售的并非是一般性的商品,而是蕴含在商品形式之下的思维、情感、观念和记忆,是对文化积淀的创意性开发和转化。只有契合受众的文化积淀,才能实现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其实,我们的动画历史上不乏成功的先例。上海美影厂时期的美术片,之所以能成就中国动画的一个“黄金时代”,影响了几代人,甚至到今天看来都不觉得粗糙,就是因为创作过程中吸收了多个艺术门类的资源,是民族文化积淀的“集成之作”。包括另类文学《神笔马良》在内的一批动画原创故事,出自洪汛涛、包蕾、金近、嵇鸿等儿童文学家的手笔,仅一部《大闹天宫》,就云集了中国动画创始人万氏兄弟、漫画家张光宇兄弟、配音大师邱岳峰以及上海乐团的艺术家等各个艺术门类的人才。故事脚本、人物形象、布景道具、配音、音乐等,这些元素都深深嵌入了中国人的思维、情感、观念和记忆,所以才能吸引和感染观众,与此同时,培养动画接受的土壤。

既要从整体布局中认识到产业链每一环的作用,也要跳出产业,看到用文化培育产品的基础性意义,这对于我们的文化产业来说是一个重要提醒。当越来越多的电视台、电影厂和动漫企业都能做动画的时候,创作队伍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训练不应该越来越窄化;对一些直奔经济效益而去的发展路径,应该冷静反思。文化不仅仅是产业化经营的产物,它同样应作为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前提予以理解和尊重。


(文化责编:宋萌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