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政权,都是遵循一个理念建立起来的:打江山,坐江山。这种理念,已经成为一种附骨之蛆,深深侵入了中国人的潜意识。还好没嵌入基因,因为我听说那些自幼生在文明国家的华裔,其言行举止与西方人无异。
我非常痛恨这种思维,它导致中国人把专制视为理所当然,“不服气,你也去抛头颅洒热血呀”,我父亲就这么嘲笑我。甚至无视一切逻辑,有一次我说:“那些做官的,都把孩子送到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去了。”他点点头:“那当然,打江山不就是为了让子孙过上好日子吗。”
每次看到西方国家愿赌服输,就感慨不已。后来想到,中国两千年来,其实也有这么一次,那就是汉末的王莽。
从另类文学了解到,和历朝历代的太祖高皇帝不同,王莽的新朝,没有一寸土地是靠刀剑夺来的,完全靠的是思想理念。说起来也奇怪,也许是去古未远的缘故,汉朝 的老百姓以及士大夫们,大概并不完全认同打江山坐江山的逻辑,他们有人曾经上书皇帝,说天象示警,汉祚当尽,要求皇帝退居百里,那个谥号为哀帝的,还真半信半疑。虽最终舍不得拱手交出江山,倒也假模假式玩了一把再受命的把戏。在这种思想氛围下,王莽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王莽通过一系列行为,让儒生士大夫对他无比崇敬,他们集体制造舆论,将他送上了大司马、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的宝座,最后即真,将汉朝政权和平弄到手中。白居易曾经写诗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实际上还是一种成王败寇的逻辑,我倒相信王莽起先是真诚的,他的改革也是真诚的。
可惜他最后失败了。如果他最终成功,且把国家治理得蒸蒸日上,那这种和平接替政权,一定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佳话,并极可能成为后代仿效的榜样。
王莽的失败,大概主要因为他的政权获得,并没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只是一帮儒生捧场。而儒生不善治国,简直是有名的,因此,王莽的失败,也是必然的。但他依旧给了我们一个惊讶:思想的力量,竟是如此的强大。如果他的思想理论并不来自迂腐的文学名著《周礼》,那么,中国真的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