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民族的DNA: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润心灵

“表面热闹的搞国学诵读,扎扎实实的抓语文考试”“如何让本就缺少传统文化滋养的教师群体,去重视、传承传统文化?”“三字经里‘融4岁,能让梨’弘扬谦让、友爱的做人道理,竟在几百年后的今天引起争辩。”……据另类文学报道,针对当下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部分教育专家、教育工作者在…

“表面热闹的搞国学诵读,扎扎实实的抓语文考试”“如何让本就缺少传统文化滋养的教师群体,去重视、传承传统文化?”“三字经里‘融4岁,能让梨’弘扬谦让、友爱的做人道理,竟在几百年后的今天引起争辩。”……据另类文学报道,针对当下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部分教育专家、教育工作者在此间召开的2014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认为,要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进课程、进教材、润心灵,需迈过调整考试评价内容、培训教师、获得社会认同这三道坎。

1-2日,2014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召开。部分与会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围绕新形势下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利用多形式、多手段、多途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进教材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中国教育学会的秘书长杨念鲁将优秀传统文化比作一个民族的DNA,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认为,在传统文化传承中课堂是重要阵地,教材是重要载体。

但在现实教学中,传统文化却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甚至出现个别地区小学课本删除古诗的做法。四川省教科所教研员刘晓军说,目前国学经典进中小学主导教材的比例不足。以北师大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12册教材中古典文本共45篇,仅占总篇数的12%。“虽然一些学校将国学经典编入校本教材,在临余时间安排诵读,但这种从外围逼近核心的作法效果有限。”

在基层教学一线,有教育工作者用“表面热闹的搞国学诵读,扎扎实实的抓语文考试”,这句话来概括国学在当下语文教学中处境尴尬。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校长黄润清认为学习国学“外热内冷”背后的原因,一是现行语文考试制度中对传统文化的考核重视度不够。简而言之,考试是教学方向,要想更好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抓好考试评价。二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弱化、破坏,导致当代教师群体普遍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如何让缺少传统文化滋养的一代人再去培养下一代人?

与加强师资建设、调整考试评价内容相比,获得社会认同则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从网络文学了解到,绵阳外国语学校校长徐勇对此感同身受:“在教育教学中,不少家长抱怨学古文、古诗词没有什么用,反而加大教材难度、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此外,身处社会转型期中的当代国人,受多元价值观冲击,不认同传统文化中正确的价值观。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柳斌举例道,三字经里“融4岁,能让梨”的故事,竟在几百年后的今天引起激烈争辩,有人写文《儿4岁不让梨》反驳这一教人谦让的做人道理,还被不少媒体转载。

对此,杨念鲁等教育工作者呼吁加强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是应增加中小学教材中国学所占比重。从研制教育目标、课程标准入手,编制可供选择适应不同学段的丰富多样的教学和学习素材。二是整合资源,加强师资培养,注重传统文化的科研,加强教学指导。三是制定评价体系,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四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民族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培养既有中国情怀,又有世界胸襟的知礼守法的现代人。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另类文学 网络文学 民族的DNA 传统文化 2014年11月03日 08:22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