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非遗保护中心将于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这也是继4月和7月之后,省非遗保护中心开展的又一次集中的、大规模的“非遗进校园”活动。
据网络文学了解,本次系列活动本着非遗从娃娃抓起、从孩子抓起的理念,以小学为起点,选调了凌源皮影戏、辽西木偶戏、鞍山评书、朝鲜族农乐舞(铁岭朝鲜族面具舞)、营口陈氏面塑工艺、初春枝满族剪纸、李氏糖人、鞍山快板书8个极具互动性和观赏性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走进沈阳市内五区的朝阳一小、望湖路小学、回族小学、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学校、朝鲜族吴家荒小学、辽宁省实验幼儿园6所学校。
同时,省非遗保护中心还积极与锦州、鞍山等市的非遗保护中心联合,进一步扩大“非遗进校园”的辐射面。另类文学报道活动以“非遗知识普及、促进活态传承”为主要内容,采取“技艺展示+动态展演”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动静结合、寓教于乐的活动宗旨。活动突破了传统教室教学的空间限制,将课堂移至室外,在学校小剧场搭建互动小舞台和布置技艺展示区。一方面,通过选调学生喜欢且观赏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凌源皮影戏、辽西木偶戏等项目在互动小舞台进行现场展演,进一步活跃现场气氛,拉近非遗与学生们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选调营口陈氏面塑工艺、初春枝满族剪纸、李氏糖人等项目的传承人或项目代表进行现场展示、现场教学,提高活动的互动性和交流性,使学生们在亲身参与、亲眼观看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