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贾平凹新作:讲述“民间说史”的百年变迁

从《废都》、《白夜》、《怀念狼》到《秦腔》、《古炉》、《带灯》,再到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老生》,他已经出版了十五部小说。贾平凹的每一部长篇小说,几乎都在探索新的表达方式与创作技巧。而永远不变的是,在他的小说世界里,主人公一概都是底层小人物,每个人身上都深深地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

从《废都》、《白夜》、《怀念狼》到《秦腔》、《古炉》、《带灯》,再到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老生》,他已经出版了十五部小说。贾平凹的每一部长篇小说,几乎都在探索新的表达方式与创作技巧。而永远不变的是,在他的小说世界里,主人公一概都是底层小人物,每个人身上都深深地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贾平凹总是将纯正的汉语传统和陕西方言相互糅杂,构建起文本特征鲜明的文学世界。


贾平凹《老生》


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老生》,共二十五万字,以老生常谈的叙述方式记录了中国近代的百年历史。故事发生在陕西南部的山村里,从二十世纪初一直写到今天,可谓是现代中国的发展之缩影。书中的主人翁叫“老生”,是一个在葬礼上唱丧歌的职业歌者,他身在阴阳两界、长生不死,超越了现世人生的局限,见证、记录了几代人的命运辗转和时代变迁。老生在小说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精神主线,把四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故事连缀一起。

另类文学《老生》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的中国故事,用中国的方式来记录百年的中国史。虽然贾平凹的文风有着明清文人笔记的传统,然而在作品中直接写历史文化还不多见。毫无疑问,《老生》就是一个例外。这部小说在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方面,眼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以解读《山海经》的方式来推进历史、认识历史、解读历史,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和纵深感。小说中,《山海经》与主体故事是灵魂相依的关系:《山海经》表面是描绘远古中国的山川地理,一座山一座山地写,各地山上鸟兽貌异神似,真实意图在描绘记录整个中国,其旨在人;《老生》亦是如此,一个村一个村、一个人一个人、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地写,无论怎样沧海桑田、流转变化,本质都是一样,是写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人的命运。

贾平凹在这部小说后记中写道:“《老生》中,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是那样紧张而错综复杂,它有着清白和温暖,有着混乱和凄苦,更有着残酷,血腥,丑恶,荒唐。这一切似乎远了或渐渐远去,人的秉性是好光景过上了就容易忘却以前的穷日子,发了财便不再提当年的偷鸡摸狗,但百年来,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我们就是如此的出身和履历,我们已经在苦味的土壤上长成了苦菜。《老生》就得老老实实地去呈现过去的国情、世情、民情。”

老生是戏曲中的一个角色,这部小说为何名为《老生》?贾平凹有自己的解释: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活得太长,可谓老而不死是为贼,意思是时光讨厌某个人长久地停留在这个世上。另一方面,也是表明人老了就不要妄言诳语。事实上,这部小说中的每一个故事里,人物总有一个名字中有“老”字,或者总有一个名字中有“生” 字。贾平凹这样写道:“人过的日子,风刮很紧,花开花也疼,我们既然是这些年代的人,我们也就是这些年代的品种,说那些岁月是如何的风风雨雨,道路泥泞,更说的是在风风雨雨的泥泞路上,人是走着,走过来了。”

也许是贾平凹长期生活在西安的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一直影响他的小说创作。而作为一名有思想深度的汉语作家,又必须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写作灵感。从以往的创作来看,他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虽然植根于乡土,但是同样有着时代感和现代性。从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位时代嗅觉灵敏的作家。在中国文化典籍中,《山海经》作为远古时期的山水草木动物神话故事,如同一部神秘的天书,上千年来都吸引着人们孜孜不倦地进行解读。在创作《老生》中,贾平凹凭着对小说艺术的熟练拿捏和对《山海经》的独到认知,认为自己的创作是该接一接历史的地气了。

去年在小说创作的最初阶段,他以为这些都会得心应手,然而,真正深入到《山海经》的精神世界,一切都比想象中难很多。他曾三次试图放弃《老生》的创作。为了拓展创作视野,他再次来到民间,在秦岭拜访七里八乡最有威望的老人,“没有私心偏见地说公道话”,这是他从农人身上得到的思想启发。“写小说何尝不也就是在说公道话吗?”在这种质朴思想的感召下,《老生》创作再也没有中断,三个月一气呵成完成初稿。

《老生》中,直接引用了不少文学名著《山海经》段落。由于原文生涩,考虑到读者阅读之方便,贾平凹通过自己对《山海经》的理解,进行了专门的注释。当然,很多 注释和学院派专家的解读并不完全一致,这也构成《老生》的亮点。可能是人过六十的原因,对于古老的文化传统,贾平凹兴趣倍增。在他眼里,“从秦汉上寻到先秦,再上寻到上古、高古,就感觉那个时期,好像天地之间,气象苍茫,一派高古浑厚之气,有着这个民族雄奇强健的气息。”

通过阅读《老生》,笔者完全可以感受到贾平凹对传统文化心存敬畏,对人世饱含深情的大爱。而令人忧心的是,一些高高出道的青年小说家,要么沉醉于各种离奇的故事情节,要么在现代性叙事的狂欢中孤芳自赏。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客观理性地表达,吸取历史文化的养分,这才是创作的正途。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另类文学 文学名著 贾平凹新作 《老生》 2014年10月28日 08:34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