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苏州地方戏曲:在传承中发展

金秋十月,苏州市6个专业剧团的6个精品剧目进京献艺。富于苏州地方特色的滑稽戏《探亲公寓》、苏剧《柳如是》,以及锡剧《一盅缘》、昆曲《玉簪记》、舞剧《桃花坞》、中篇弹词《雷雨》等地方戏剧(曲艺)优秀剧(节)目,于10月9日起在梅兰芳大剧院及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轮番上演。这些优秀剧(节)目…

金秋十月,苏州市6个专业剧团的6个精品剧目进京献艺。富于苏州地方特色的滑稽戏《探亲公寓》、苏剧《柳如是》,以及锡剧《一盅缘》、昆曲《玉簪记》、舞剧《桃花坞》、中篇弹词《雷雨》等地方戏剧(曲艺)优秀剧(节)目,于10月9日起在梅兰芳大剧院及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轮番上演。这些优秀剧(节)目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苏州地方戏曲近年来传承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也向新中国成立65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昆曲《玉簪记》


昆曲:主打青春版再推《玉簪记》

昆曲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发祥于苏州昆山,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昆曲集中国戏曲艺术之精华,熔诗、词、乐、歌、舞、戏于一炉,在中国戏曲史、文学史、音乐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喻为“百戏之祖”。苏州原有苏昆剧团,兼演苏剧和昆曲。从网络文学相关报道了解到,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州昆曲便从苏昆剧团中独立出来,后来成为苏州昆剧院。

让苏州昆剧院名扬天下的是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4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用青春的演员演青春的爱情故事,来吸引青春的观众,在全国高校巡演,受到莘莘学子的追捧。之后在世界巡演,更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在美国上演时场场爆满。“青春版”也成为苏州昆剧院的一张亮丽的名片,2008年,苏州昆剧院又一次集合两岸文化戏曲精英共同打造了青春版昆曲《玉簪记》。该剧沿用了青春版《牡丹亭》的全部主创人员,入选2007年度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项目。新版《玉簪记》融合了抒情、诗化、象征、极简等特征,书法、绘画与昆曲行云流水的配合极具文化况味。主演仍是主演青春版《牡丹亭》而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俞玖林和沈丰英。此外,剧院近年来排演的文学名著《长生殿》、中日版 《牡丹亭》,以及《西施》《西厢记》《满床笏》等更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昆剧界乃至文化界的盛事。

滑稽戏:关注现实佳作迭出

苏州市滑稽剧团是文化部首批“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该团近年来佳作迭出,反映当代生活的《快活的黄帽子》《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笑着和明天握手》《顾家姆妈》《探亲公寓》等均获全国性大奖,并风靡全国。其中《一二三,起步走》已上演6千多场,并被全国上百个剧团十几个剧种移植演出,主要演员顾芗获得梅花大奖。

苏州滑稽戏人才辈出,著名滑稽戏表演艺术家张幻尔,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冷面滑稽表演流派,方笑笑、叶霞珍等老一辈艺术家在滑稽界享有盛名。苏州市文广新局局长、曾是滑稽戏演员的徐春宏介绍说,如今剧团建立了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梅花大奖”、三度“文华奖”“白玉兰奖”获得者顾芗,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二度“文华奖”“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张克勤等为代表的骨干艺术团队,传承了苏式滑稽“冷隽幽默、爽甜润口、滑而有稽、寓理于戏”的艺术风格,年轻一代的演员也培养起来并接演这些优秀剧目。本次进京演出的《探亲公寓》,将焦点对准“外来务工人员”这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围绕在探亲公寓所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冲突,着重表现他们在努力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迷茫。通过原住民和外来者从排斥到互慰,从疏离到融合的心理变化过程,深入浅出地诠释出“和谐包容”的发展理念。反映现实生活,在笑声中感悟美好,是苏州滑稽戏的一贯追求。

苏剧、评弹、锡剧:在传承中求发展

苏剧是苏州的独有剧种,其前身是“苏滩”,原名南词或对白南词,俗称“打山头”,由花鼓滩簧与南词、昆曲合流衍变而成,是一种围坐清唱的曲艺形式,其曲调优雅清丽,对白吴侬软语,颇有地方特色韵味,是典型的吴门戏曲,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苏剧曾有过辉煌岁月,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苏剧走红上海滩,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州观前街的新艺剧院是苏剧的专用剧场,观众踊跃,上座率常常爆满。

但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口流动频繁,苏州方言逐渐发生异变的情况下,苏剧也逐渐被观众冷落。而苏剧正是正宗吴侬软语的表现和传播的载体,是苏州方言的最好教材。苏剧得到有效的抢救与保护,纯正的苏州方言也等于有了一个长久保存的语音博物馆。此外,苏剧作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代表了苏州的城市文化,因而苏州市十分重视苏剧的传承与发展,8年来努力挖掘、严打细磨,相继传承、演出了《快嘴李脆莲》《十五贯》《花魁记》《柳如是》等大型苏剧剧目,并创排了《那个雪夜》《茉莉飘香》《春香闹学》《断桥》《岳雷招亲》《出猎》《访测》《醉归》《情探》《庵堂认母》等精品折子戏。

本次进京演出的《柳如是》,由二度梅花奖获得者王芳主演。王芳本来苏剧、昆曲两门抱,苏剧与昆曲分开后,同行都去演昆曲,王芳不忍苏剧受冷落,便经常去团里教戏,把自己会的大戏、折子戏一出出传承下去。2010年,王芳还专门邀请国家一级编剧郑怀兴为苏剧创作新戏,这才有了《柳如是》。王芳说:“尹斯明等老艺术家,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苏剧。如果我们不把这些剧目传承下去,怎么对得起他们?现在,继字辈、承字辈的老先生都已经不演了,我们这一辈还在舞台上,到了我们要反哺的时候了,要尽自己所能,为苏剧传承出一份力。”

苏州市评弹团近年来一方面始终遵循“三贴近”的原则,深入乡镇,服务社区,全团以平均每年6000余场的演出场次位居全国曲艺院团之首,极大地满足了长三角地区最基层广大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紧贴时代脉搏,努力坚守艺术水准,《大脚皇后》《风雨黄昏》《雷雨》《四郎尽忠》《君臣议政》《约会》《重逢》《姑苏水巷》等优秀作品接连夺得全国性奖项,并相继推出了“双月书会”青年艺术传承个人专场以及“光前裕后”优秀青年演员联袂展演等系列品牌,深受群众喜爱。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网络文学 文学名著 苏州戏曲 昆曲 2014年10月23日 08:47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