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文艺不能有"高原"缺"高峰" 为何变得如此浮躁

曾经访问一位文化名家,在谈到当前文化世象时,他颇感忧心地说,浮躁这个流行病一直没有过去,感觉很多文艺作品粗制滥造,不忍目睹。他举例说,舞台上表现老百姓高兴喜悦的心情,几个人就在那里不断重复“高兴,高兴……”如此没有内涵、缺乏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东西,灯光、舞美再炫,也难掩其文化…

曾经访问一位文化名家,在谈到当前文化世象时,他颇感忧心地说,浮躁这个流行病一直没有过去,感觉很多文艺作品粗制滥造,不忍目睹。他举例说,舞台上表现老百姓高兴喜悦的心情,几个人就在那里不断重复“高兴,高兴……”如此没有内涵、缺乏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东西,灯光、舞美再炫,也难掩其文化垃圾的实质。

另类文学相关报道应当看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走出了文化贫瘠,那种同读几本书、同唱几首歌、同看几台戏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第一大图书出版国、第三大电影生产国……这些头衔的背后,是文化产品的丰富、文化生活的多彩。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想起前些年有识之士的发问:每年创作的歌曲、小说、电影、电视剧等堪称海量,但其中能传唱传世的有多少?更有人指出:国内的文艺作品创造力不够,90%作品属于模仿和复制。那么,有“高原”缺“高峰”的原因究竟何在?为什么文艺变得如此浮躁?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哪里去了?

在我们这样一个文明源远流长、诗书底蕴深厚的国度,独独不缺的正是文化的创造智慧。问题的关键在于,很多人耐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卷入功名利禄的追逐,哪有时间精力沉下心来反复打磨、精于创造?有人说,文艺工作者也是人,也要先生存,坐十年“冷板凳”,日子过得清汤寡水,连老婆孩子都对不起。还有人说,看到那些掺水、低俗、劣质之作反赚名得利,谁还有心想传世之作?凡此种种诚然如是,但如果我们忘记了初心,失去了定力,也就愧对“灵魂工程师”的美名。“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如果荒芜了内心那一方圣洁的净土,又怎么能盛开纯美的花朵?

有一幅漫画形象而深刻,一现代作家指着曹雪芹说:“我已经著作等身,你却一辈子连部小说也没写成。”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乃有不朽之巨著。急功近利,不想赢得人民,只想及时赢得人民币,必然会制造无数垃圾,更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文学名著《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艰难困苦固然是成就巨著的一个原因,但那种“发愤”的精神,那种“望尽天涯路”的追求,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却超越了环境的顺逆,而成为我们立德、立功、立言的根本所在。失去了这种坚忍不拔之志,虽有超世之才亦难攀“高峰”,只会在随波逐流中迷失。

路遥曾在《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中,谈到他的写作状态,“五官溃烂,大小便不畅通,深更半夜在陕北甘泉县招待所转圈圈行走”,以致让人误以为他“神经错乱,怕要寻‘无常’”。但他觉得“所有这一切难道不比眼前这种浮华的喧嚣更让人向往吗?”执着于这样一种文艺追求,进入这样一种纯净的艺术状态,就一定能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矗立起一座座文艺“高峰”。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另类文学 文学名著 文艺 文化内涵 2014年10月23日 08:21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