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家训文化”浸润文明河源

走进广东省河源市中心城区的客家文化公园,只见右侧的小山坡上,100余块造型各异的黄蜡石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步道小径两旁和绿化草地上,不少市民走到这里时,都会停下脚步驻足凝思。“这是9月22日落成的‘客家古邑家训长廊’,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窗口。”河源市委常委、宣…

走进广东省河源市中心城区的客家文化公园,只见右侧的小山坡上,100余块造型各异的黄蜡石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步道小径两旁和绿化草地上,不少市民走到这里时,都会停下脚步驻足凝思。


古代家训礼仪


“这是9月22日落成的‘客家古邑家训长廊’,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窗口。”河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善平介绍说,长廊上镌刻着河源100多个姓氏寓意深刻的家训,是由全国各地著名书法家用楷书、行书、隶书、魏碑等联合书写的,市民和外地游客可以在休闲之际,一边赏书法、观奇石,一边寻找、诵读老祖宗留下的“传家宝”,吟诵家训,追寻先祖遗风。

“一厚伦理,二尊王法,三救急难,四和乡里,五勤本业,六莫非为,七周贫乏,八谨祭祀。”据中国文学网了解,这是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吴氏族人口耳相传600多年的“吴氏家训”,这条以前只写在族谱和宗祠照壁上的家训,被刻成碑文立在村口,成为村规民约。如今,作为河源市“家训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氏家训”与其他100多个姓氏家训在这里“走出”族谱,以书法石刻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家训文化是‘客家古邑之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吴善平表示,近年来,河源将家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结合,在全市广泛开展“传扬家训·崇尚十德·日行一善”活动,全面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古老的家训文化需要与现代价值结合,转化为河源市民的日常生活方式,才能在新时代激发正能量。2012年下半年,河源市开始对全市840个姓氏征集家训。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收集、筛选、整理、编撰,最终101个姓氏的家训收录在另类文学《客家古邑家训》一书,付梓刊行。

“将家训文化融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家训文化的传承至为关键。”吴善平说。河源全市中小学校就此开展了“传扬家训·崇尚十德·日行一善”活动,将家训书籍作为当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乡土教材。人手一册的《河源市学生文明修身活动手册》读本,全方位指引青少年知“十德”、行“十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事。

“千百年来,家训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指引,也是传统道德文化的绚丽瑰宝。作为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有着‘客家古邑’之称的河源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家训文化。这里几乎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独特的祖训家规。这些家训凝聚着客家人文精神之灵魂,如同一缕文明之光。”当地文化研究学者蒋武生说。

留儿良田千顷,不如良言一句。河源市民刘海天认为,把河源各个姓氏家训集中展示在一个地方,有利于传统文化精华的重新继承和弘扬。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网 另类文学 家训 传统文化 2014年10月22日 08:43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