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海外流失文物为何追讨不回

网络文学报道:最近,一股追讨流失文物的热潮在世界各国涌动: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非洲多国加紧追讨被盗文物,韩国与美国签署备忘录加强文物保护和归还合作……这样的消息陆续传来:德国归还了埃及3件被窃文物,美国归还了伊拉克百余件海湾战争期间被掠走的文物,西班牙归还了哥伦比亚6…

网络文学报道:最近,一股追讨流失文物的热潮在世界各国涌动: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非洲多国加紧追讨被盗文物,韩国与美国签署备忘录加强文物保护和归还合作……这样的消息陆续传来:德国归还了埃及3件被窃文物,美国归还了伊拉克百余件海湾战争期间被掠走的文物,西班牙归还了哥伦比亚671件前哥伦布时期的文物……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与仍然流失在外的众多文物相比,追讨成功的案例仅仅占极少数。现实中,追讨流失文物怎一个难字了得,有漫漫长路要走。


纳费提提半身雕像


难点一:“文物国际主义”势力强大

长久以来,尽管中国与埃及、希腊、印度等文明古国不断要求西方国家无偿归还各自国家的流失文物,但英、法、美等主要的“文物流入国”均借口“文物国际主义”,对归还的声音置之不理。

2002年12月9日,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19家欧美博物馆、研究所联合发表《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反对将艺术品特别是古代文物归还原属国。他们辩称文物作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其收藏不应也不必有国界之限,并声称自己的文物保护技术和设备先进,有利于更好地保存文物。这是公然的强盗逻辑和“文化霸权主义”,却无奈这样的游戏规则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主导。

难点二:“非法”与否界定标准模糊

世界各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数不胜数。从另类文学可知,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中国有164万多件流失文物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另有1700多万件散落在民间。诸多文物流出国达成共识:以非法、非道德方式流失的文物,比如在战争中被掠走,以盗掘、走私等方式得以出境,均是追讨的主要对象,所有权不应存在争议。不过,真正界定流失在外文物“非法”与否,标准始终非常模糊。

有专家称,“善意取得”的情况让界定流失在外文物“非法”与否变得复杂起来。每一件文物都有其复杂的经历。它们很可能是几经转手、通过合法途径如在合法正式的交易市场上出售。如今持有流失在外文物的,大多属于“善意第三人”,而不是最初掠夺、盗窃文物的当事者。比如,我们至今对美国多家博物馆中大量的圆明园流失文物没办法。

难点三:现行国际公约约束力有限

随着文物纠纷成为不少国家的困扰,确有涉及追索文物的国际公约应运而生。这些公约规定,因战争、走私等非法进出口原因而被掠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该归还。但是,这些国际公约均没有“强行法”的地位,大量流失文物的归还得不到直接、有效的法律支持,这导致依据公约追讨流失文物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诸多困难。一方面,公约的追溯期有限,一般不超过50年,像清朝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掠夺的文物就不在追溯期内。另一方面,条约仅在缔约国之间产生约束力,只有当事国加入了公约,才能受其约束,而收藏流失文物较多的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均非缔约国。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网络文学 另类文学 流失文物 文明古国 2014年10月17日 08:53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