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功利化教育是“提笔忘字”的重要原因

“当今汉字的推广,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两岸、全球华人乃至外国人,学习汉字的兴趣都有增长。忧的是,新科技的发展让人们书写方式发生很大改变,带来了推广汉字书写的问题。”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说道。从网络文学了解到,日前,第五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在江苏省常熟市开幕。艺术节论坛上,…

“当今汉字的推广,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两岸、全球华人乃至外国人,学习汉字的兴趣都有增长。忧的是,新科技的发展让人们书写方式发生很大改变,带来了推广汉字书写的问题。”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说道。从网络文学了解到,日前,第五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在江苏省常熟市开幕。艺术节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汉字艺术的当代传承”展开讨论,呼吁“可以不成为书法家,但要懂得欣赏汉字”。


王羲之书法作品《兰亭集序》


“提笔忘字”成常态

汉字的拼写知识,现在面临着被遗忘的风险。在一些文化生活和人们的日常交际领域中,电邮取代了书信,博客取代了日记,电脑、手机的拼音输入换下了传承千年的汉字书写。结果呢,“提笔忘字”成了普遍现象。

“以前我们会练硬笔字、毛笔字,还会用毛笔写周记。现在呢,一些孩子上课甚至不再做笔记,只是拿出手机、平板电脑把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内容拍下来,很多年轻人忘记了汉字这种象形文字及其含义。”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傅申说。

傅申表示,功利化教育是“提笔忘字”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下,愿意培养孩子书法兴趣的家长越来越少,他们更倾向于为孩子选择钢琴、跳舞、小提琴等。其实,书法可以静心,而且能学到中国的文化、诗词歌赋等,但很多家长并不是特别看重。”

尽管电脑、手机等的使用是“提笔忘字”的重要原因,但论坛上一些专家认为,“汉字失写症”的出现,不能完全归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有人们对汉字文化认知的缺失。“他们觉得诗歌是文化,而汉字只是文化的载体,本身并非文化。”

汉字是诗性的语言文字

“再怎么漂亮的外国字,都很少有人会把它挂在墙上每天欣赏,就像看幅名画一样,但汉字不一样。”刘兆玄说,汉字之美,在于神态、在于艺术。

从甲骨文到小篆,从隶书到楷书,汉字可谓世界上迄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中华文化联谊会副秘书长李立言表示:“作为中华民族瑰宝,汉字已不仅限于一套记录语言、交流信息的书写符号系统,而是蕴含着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

“人类的语言中,绝大多数是会音语言,只有极少数的是会意语言。汉字的表意性使其成为世界上唯一能跨越时空的文字。中国的儿童,仍能读懂2500年前的文学名著《诗经》,朗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而300年前的英文,大概只有专家才能看懂。”在常熟理工学院的讲座上,刘兆玄对学生们说道,书法很美,篆刻也很美,但究其原因,是因为汉字的美。

汉字是空间性的,这种存在,形成了汉语的“字”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著名书画家范曾认为,汉字是诗性的语言文字。“汉字具有骈俪之美,经过不同的组合,形成了使用者的个性,也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和作家。”

学会欣赏汉字之美

“要改变汉字传承的状态,很困难。”刘兆玄表示,“现在能做的,就是让更多人认识到汉字及其书写的重要性,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这样才能避免很多汉字不认识、不会写的情形。”

“在小朋友开始学习的时候,不要让他们过早‘触电’,等他们书写一段时间,把书写变成习惯的一部分之后再使用电脑。”刘兆玄建议,学校可以硬性规定几年级以下的学生作业全部手写,还要多写毛笔字。“同时,在汉字手写输入的应用软件方面可以多费点心,多考虑怎么让书写的方式更加有趣、更具吸引力。”

与会专家表示,最近热播的《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识字”节目,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引起了人们对汉字艺术的关注,但光看不够,要多写多练。“书写热情与字的美丑是有关联的,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字写得特别好看,给男(女)朋友表达爱意的时候,你就会手写信件,而不是发短信。”

“当然,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不是你能不能写出很好看的书法,而是你会不会写字。”刘兆玄说,书法是一门艺术,其推广的目的,不是产生书法家,而是培养对书法艺术有领会、欣赏能力的人。“哪怕以后用不上,但至少得知道自己写出来的字好看在哪儿,不好看在哪儿。”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网络文学 文学名著 功利化教育 提笔忘字 2014年10月17日 08:3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