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外国文学其实很丰富 普及却很艰难

中国文学网报道,近日,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加冕。此前,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从未出现在获奖热门名单中,因此他的获奖被不少人评论为:是再次沿袭了诺奖一贯的冷门传统。为什么诺奖总是爆冷?真的可以简单以“冷门”来解释我们的“无知”吗?外国文学读物其实很丰富帕特里克…

中国文学网报道,近日,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加冕。此前,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从未出现在获奖热门名单中,因此他的获奖被不少人评论为:是再次沿袭了诺奖一贯的冷门传统。为什么诺奖总是爆冷?真的可以简单以“冷门”来解释我们的“无知”吗?

外国文学读物其实很丰富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奖真的可以称为爆冷吗?当晚,国内外多家媒体是这样介绍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他是法国当代作家三杰之一,是法国主流的畅销书作家。”而通过简单的网络搜索也可以发现,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中译本有二十多部。可是当晚,媒体约访本地多位业内人士时,仅有两位可以对其侃侃而谈。 而本地多数普通读者更是发出“他是谁”的疑问。

中原图书大厦负责营销宣传的门女士说:“法国本土销量好的作品,在引进国内后并没有引起轰动效应。”帕特里克·莫迪亚诺、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莱齐奥,以及乔治·佩雷克的法国当代作家三杰的作品,都曾在这里销售,但是并不轰动。

在广泛涉猎外国文学作品的东方今报社副总编辑曹亚瑟看来:“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这几年总的来说,做得还是不错的,甚至比美国强。美国人很少看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在美国的影响更是寥寥。这里也有一个利益驱动问题,有些不好卖,出版社赔本,肯定就没有引进出版的热情了。”

外国文学普及依然很艰难

迄今为止,在111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中,有15位法国籍获奖者,堪称世界之最。而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与上一位法国作家克莱齐奥的获奖时间只是相隔了六年。这一密集的获奖节奏,甚至令世界“羡慕嫉妒恨”。

但是为什么,他们的名字在多数中国读者心目中仍显陌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外国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刘文霞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这与法语文学不如英语文学在国内普及度更高等很多因素都有关。

国内读者对现当代外国作家了解少,与外国文学评论家的引导,高校课程、教材都有关,多数人熟悉和喜爱的还是上世纪外国文学引进热潮中最知名的几位老作家。尽管外国文学研究圈对各种新鲜动态都很关注,但外国文学本身却呈现精英化趋势,失去了普及性。

“懂法语的少,专门从事文学研究的更少。”刘文霞说,河南本地外国文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在高校,“以英语为主,美国文学、英国文学、澳大利亚文学是重点,加拿大的略少。可以说法语文学研究在河南几乎不成队伍,没有一位学者是一辈子坚持做法语研究的。”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刘文霞看来,除了本地高校法语专业开设有限外,以从事文学翻译为目的去学法语的更少,“如今都讲究实用主义。学生学翻译更倾向于技术性,希望短平快地学会去用于工作。但文学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他们不愿意投入这个时间。”

此外,刘文霞觉得这与读书气氛也有关。“如今的年轻人多选择网络文学阅读,而外国文学更为注重版权,在网络上能读到的原著更少。”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网 网络文学 外国文学 2014年10月13日 09:1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