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性别失衡的根子不在姓氏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只有男性才可以传承姓氏,几千年来,新生儿取名基本都随父亲姓氏。由于姓氏继承客观上属于男性的特权,因此在理论上,要追求社会性别的平等,破除男性的姓氏特权就成为极具象征意义的行动。安徽省长丰县在“男女平等”的名义下掀起“姓氏革命”,不是没有来由的。但这还只是其一…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只有男性才可以传承姓氏,几千年来,新生儿取名基本都随父亲姓氏。由于姓氏继承客观上属于男性的特权,因此在理论上,要追求社会性别的平等,破除男性的姓氏特权就成为极具象征意义的行动。安徽省长丰县在“男女平等”的名义下掀起“姓氏革命”,不是没有来由的。但这还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因为男性享有姓氏特权,在部分传统意识较强的国人头脑中,为维护姓氏的时代延续,唯一的办法就是确保每一代至少有一个男性的新生儿,由此造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新生儿性别比例的失衡。

中国文学网报道解决新生儿性别失衡问题当然重要。这不但关系到民族的未来,还直接影响到大量青年未来的婚姻,“光棍”过多,在任何社会都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可能带来社会不稳定,这绝非危言耸听。但从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中不难发现,造成性别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并非姓氏文化,而是女性的社会地位。说白了,男性的姓氏继承特权不是性别不平等的原因,而只是其结果:因为男女不平等,所以需要拿姓氏继承上的特权来作为一个标志。所以,一旦男女平等了,姓氏继承权上的男女不平等自然也会消失,没必要仅仅为了姓氏随父还是随母而大动干戈。

至于出生性别比例失衡,主要也是男女不平等的结果,传统观念对此有影响,但影响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重大。当年唐明皇宠幸杨玉环,“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轻易就能改变的生育习惯,能称得上“传统”或“文化”吗?同样道理,长丰县不过奖励了区区1000元,就让数十户家庭变新生儿姓氏随父为随 母,这足以说明经济利益要比文化观念的威力大得多。

网络文学相关报道可知,所谓“姓氏革命”的合理性就出现了一个大漏洞:如果姓氏继承权和性别失衡同样都是男女不平等的结果,那么仅仅改变其中一个结果,即姓氏继承,就能够影响性别失衡吗?换句话说,仅仅让农民接受“随父随母一个样”的观念,就足以让他们相信“生男生女一个样”是生活的现实?如果男性作为劳动力仍然是养老的主力军,如果基层政治生活中仍然是男性掌权,如果各种机会仍然向男性倾斜,仅仅一个“剥夺姓氏继承权”就足以让农民改变生育时对婴儿的性别偏好,进而彻底解决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如此乐观的态度不是过于幼稚,就是执迷于“文化决定论”,相信改变观念就足以改变世界。

在中国农村,传统观念确实还有很大市场,在生育问题上,传统性别观念仍然影响着许多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衡仍在继续就证明了这一切。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生育时的性别偏好已发生明显改变,其产生原因主要不是观念革命,而是男女在社会权利,首先是就学和就业上越来越趋于平等。不看到这一点,盲目相信传统和观念的力量,会让我们探索男女平等的努力偏离正确方向。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网 网络文学 姓氏文化 性别 2014年10月09日 08:14   [查看原文]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关注优府网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