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已放下,常驻光阴中》着重讲述天才女作家萧红,对爱与温暖的深深渴望。她率真勇敢、无畏倔强,却又多愁善感、纤柔脆弱。她不堪忍受没有爱的日子,从一个爱人到另一个爱人,却没有一个真正懂得并联系她的爱人。她品尝爱的欢欣与温暖,但更多的却是无边的挣扎于苦痛。从网络文学可知,这部有关萧红的传记中可以看到,一个女性追求爱情、幸福、理想的过程,同时还可以了解到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以及战争、大家庭知识女性的命运。
本文摘自风约湘裙著的另类文学《愿你已放下,常驻光阴中》——
在萧红的生命里,注定会有这样一场折辱与磨难。以她个性的不屈与明烈,令事情向着更加无法收拾的局面发展,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
眼看着汪恩甲一去不归,萧红便前去汪家寻找,自然遭到了极其恶劣的对待。若是一般的女子,只怕经此一事,便就委顿了下去,或是返家重寻出路,或是干脆便自我放逐。
而萧红,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她不曾回家,亦没有垂头丧气,而是在激愤之下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状告汪恩甲的兄长代弟休妻。她个性里的骄骜难驯,她生命里的果敢与勇决,在她还只是不足二十岁的少女时代,便已是如此的鲜明。她是决心了要这样杀伐下去的,哪怕这命运的前路已千仞壁立,她也绝不会就此转身。哪怕这一跃之后,等待着她的是粉身碎骨,她也绝不会就此认输。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萧红状告汪恩甲兄长之举,亦是因了她对汪恩甲还是存了几许期盼之心的。
她知道他对她的爱,真诚且纯挚。她亦知晓,他之所以不曾回来,是因为家人相逼迫于无奈。那么,她想,她便给他一次机会,也是给他们两个一次机会,让一切都回到正轨,让她的未来,就此变成他的未来。
所以,她才会以如此果决的姿态,为了她与他的前路拔剑迎向命运。她真的以为,只要她拔剑,他便必定会为她折戟,他便必定会以他的真爱,赢取他们共同的明天。
可是,这个爱着她的男人,在法庭上以一句“我是自愿取消婚约,与家人无涉”,斩断了萧红的最后一丝幻想。
她为他拔剑,而他却转身离开。
他将她置于众叛亲离的境地,他令她拔向命运的长剑,变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而这样的一个男人,却在说着,他对她是真心相爱。
法庭之上,前来参加庭审的张廷举,带着张氏族人黯然离开。这是张氏家族最后一次站在萧红的身后。萧红的败诉,为这个家族的名声再度抹了黑。那一刻,他们离开的,不只是法庭,还有萧红以及她今后的命运。而萧红生命里的孤绝,亦在此刻,埋下了最后的伏笔。
汪恩甲是靠不住了,诉诸法庭又以失败告终。此刻的萧红,真正是无颜面对家人,亦无颜面对这个曾经有过欢笑与青葱时光的城市。莽莽人间,将它最荒寒的面目呈现在这个女子眼前,此际的她,唯一的可去之处,只剩下了北平。她想,或许北平那座安静清朗的小院,能够略略抚平她此刻的心情。
于是,在一九三一年的二月,萧红重返北平,住回了当初的那座小院。
小院依旧安静,然而,当初那个心存读书宏愿,满心单纯与喜悦的少女却已经不在了。此刻独坐于小院中的,是一个身心俱疲的年轻妇人。在雪落纷纷的哈尔滨,她被人所负,亦负了家人。她不知该用怎样的心情去面对一切,所能做的唯有逃开,逃到这没有纷拢、宁谧寒冷的远方,独自一人抚平身上的伤痕。
然而,命运是无法逃开的。在萧红生命中的这一时段,早已注定了是一程苦寒。无论她怎样挣扎用力,换来的都只会是命运更凌厉的打击。
这一次,萧红在北平只待了一个多月。追着萧红而来的汪恩甲,以逼迫的方式,将萧红带离了北平。
彼时的他们,已不复当初在旅馆时的情意。曾经的爱恋,在现实的冰雪面前,消散了它最后的一点余温。对汪恩甲其人,萧红是真的没有任何眷恋了。当他们回到哈尔滨,在火车站前作别时,萧红应是决意要与眼前的这个男人永远地隔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