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女学热”悄然兴起:是智慧课堂还是愚民教育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最近全国多个城市兴起了“女学热”,“女学”班授课地点从北京、山东、河北一直绵延到陕西、广东、海南……支持者认为,“女学”告诉女性提高自我修养、用心感受他人需求、运用智慧经营好家庭,有助于化解那些因过分强调“自我”而导致的家庭矛盾。反对者则认为,“女学”是…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最近全国多个城市兴起了“女学热”,“女学”班授课地点从北京、山东、河北一直绵延到陕西、广东、海南……支持者认为,“女学”告诉女性提高自我修养、用心感受他人需求、运用智慧经营好家庭,有助于化解那些因过分强调“自我”而导致的家庭矛盾。反对者则认为,“女学”是愚民教育,早已过时,应当大力提倡女性的个性解放。

“女学”课堂为什么开

网络文学了解到,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了形式多样的“女学”课堂,有传统私塾,也有公益学校,其运营资金多来自基金会、企业、高校,一些“女学”课堂甚至还有政府背景。

在深圳唯特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女学”课堂了解到,这是一家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电子化工高新技术企业。在“打工妹”聚集的深圳,不少“打工妹”遭遇情感、家庭危机,甚至沦为第三者,饱受未婚先孕、堕胎等痛苦。

课程负责人说,为了帮助“打工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唯特偶公司开始在企业内部定期开设传统文化课堂;今年初开始,公司每月开展一期“女学”课堂,邀请传统文化老师前来授课,每次课程7天,封闭式教学,食宿全免。该负责人说,封闭式教学是为了保证学员的“心不要往外散”,真正静下心来学习。

据悉,目前唯特偶公司的“女学”学员已不再局限于“打工妹”群体,一些女企业家、大学生、公务员甚至大学教授都慕名前来。

在广东东莞蒙正国学馆了解到,国学馆的“女德”班每年12期,每期约50人,需提前一个月报名、确认后录取,也是食宿全免。据主办方介绍,由于报名的人很多,名额紧俏。今年刚在深圳参加了“女学”课程的公务员茜子说,当前很多家庭遭遇婚姻危机,原因虽然千千万万,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家庭成员没有合理分工并 扮演好各自的角色,造成互相之间角色错位。“现在各个行业都需要技能上岗证,但唯独结婚没有‘上岗证’、养孩子没有‘育儿证’,因此难免不专业”。

“女学”都学什

据了解,多个“女学”班都引用了民国教育家王凤仪的“善人道”。其中“妻子道”这样写道:“女人要如水一般随圆就方,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随遇而安,随贫随富,可高可低,如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姑娘道”这样写道:“女子是世界的源头,欲世界好,国家好,社会好,家庭好,必从姑娘身上好。”

另类文学《朱子治家格言》也被多个“女学”课堂列入教材,很多“女学”学员都会背诵“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有人质疑“女学”是“洗脑”,对此,东莞蒙正国学馆馆长黄城回应说:“让圣贤洗脑,就愈圣贤;让企业家洗脑,你就是企业家。”

“女学热”是逆潮而动还是有利和谐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女学”强调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值得肯定。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压力增大,期待有个温馨的家,一个贤良的妻子成为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银河认为,“女学热”反映了部分人对“男权社会”的留恋,是一种倒退。“现在社会变迁得比较厉害,社会开始‘不那么男权’了,有些人可能会比较留恋,所以逆潮而动,兴起了‘女学热’。”

不少学习“女学”的学员说,要想真正实现家庭和谐,单靠“女学”是不够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丈夫有“丈夫道”,妻子有“妻子道”,婆婆有“婆婆道”,媳妇有“媳妇道”,只有大家都形成共识、坚守自己的“道”,才能真正实现“家和万事兴”。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网络文学 另类文学 女学热 智慧课堂 2014年09月23日 08:45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