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张颐武:启蒙教育不能轻视古典诗词

据中国文学网了解,近日,有地方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删去了旧体诗词,据称是为了给学生减负。这件事成了社会焦点,引发了争议。我认为,这个举动有其唐突和粗疏之处。这件事也反映了公众和社会对中华文化传统的高度兴趣,及有的部门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缺乏状况的忽视。今天看来,加强古典诗词的…

中国文学网了解,近日,有地方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删去了旧体诗词,据称是为了给学生减负。这件事成了社会焦点,引发了争议。我认为,这个举动有其唐突和粗疏之处。这件事也反映了公众和社会对中华文化传统的高度兴趣,及有的部门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缺乏状况的忽视。

今天看来,加强古典诗词的学习,倡导一个背诵古诗词的潮流,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大有裨益。这应该既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和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的一部分。诗词既要从小学习,也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文化资源。

诗教传统

在中华文化中,“诗教”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虽然“诗教”的说法是以“温文敦厚”的儒家价值观为基础,但学诗作为接触文化的启蒙训练则不可缺少。

古典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方面,诗词源远流长,是贯穿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元素。另一方面,中国古典诗词至今仍活在人们的口中笔下,是所谓“活的经典”。流传至今的许多成语警句都来自诗词。人们也公认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划时代的文学高峰。从屈原到李 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大诗人是中国文化中具有高度标志性和象征性的人物。中国文学最独特的成就正是以深蕴中国人审美意趣、价值观和独到语言魅力的诗词。

古典诗词也是深深烙印在中国人内心世界的文化“积淀”的核心,是中国人“文化修养”的基本成分。它比儒释道思想更为深入人心。虽然在今天,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中国语言的变革,古典诗词创作者渐少,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未有人怀疑过。

而且,每个国人都非常熟悉一些诗词名句。即使是受教育程度并不高的普通人,也能脱口而出“白日依山尽”“床前明月光”,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在现代中国人面临民族危亡时刻,用以激励和鼓舞自己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奋斗。而像“司空见惯”“落花流水”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是诗人创作的结晶, 苏轼的《水调歌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是中国人审美理想的极致。这些诗词经典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也为国人所高度熟悉。

这种“熟悉”其实就是中国从古至今的启蒙教育中,诗歌作用的集中体现。在中华文化中,“诗教”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虽然“诗教”的说法是以“温文敦厚”的儒家价值观为基础,但学诗作为接触文化的启蒙训练则不可缺少。

诗词启蒙

将古典诗词选入小学课本,是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基本模式。这些古代经典诗词,学的时候未必轻松,一旦背下来化成自己的东西,就会一辈子受用。

古代读书人接触文化,启蒙时最重要的基础训练是“对对子”,这种训练可以从一开始就掌握中文基本特色,也是接触中国诗歌的基础。传统的开蒙教材就包括《千家诗》,像《唐诗三百首》这样脍炙人口的选本更是明清时代的启蒙读本。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有“香菱学诗”的著名篇章,通过一个丫鬟的学诗经验提供了以诗作 为启蒙教育的范本。香菱的老师是林黛玉,而黛玉的教学以阅读感悟和实际创作练习为基础,充分发掘了香菱的聪慧和才情。

在现代中国,用古典诗词进行启蒙教育也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个掌故值得一叙。上世纪30年代初,陈寅恪先生拟出的清华大学国文试题,出了一 副对子,以“孙行者”为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据说标准答案是“胡适之”,有位同学答“祖冲之”也受到好评,当然这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和媒体争论。陈寅恪先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强调对对子训练的重要意义,大概有几点:甲、对子可以测试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乙、对子可以测试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 声;丙、对子可以测试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丁、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

其实,诗词是接触汉语特性最直接和最生动有效的方式,陈寅恪先生的尝试可以看成是对基础教育的期望,他对于对对子意义的强调正是通过对对子学诗词,是抓住了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

实际上,将文字较为容易理解,又脍炙人口、广泛流行的古典诗词选入小学课本,是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基本模式。现代小学语文课本,一方面,要有今天的现代白话文;另一方面,一些诗词并不难懂,将其选入课本是非常适宜的。而且由于诗词的音律之美、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易于背诵,往往能让学生背下来,一生受益。

事实也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今天一些名篇之所以家喻户晓,往往并非文学爱好者的传播,而是学校教育中背诵要求的结果。许多人都有感受,在小时候背诵古典诗词相对吃力,但小时候背下来的东西终身不忘,并且化为自己无意识的一部分,其实就是潜移默化的中华文化精神感悟和中国的诗意境界感悟。这些古代经典诗词,学 的时候未必轻松,一旦背下来化成自己的东西,就会一辈子受用。

未必负担

通过古典诗词的教学来传承中华文化确实是事半功倍的事情。背诵古典诗词可能并不容易,但比起背诵现代白话文章或新诗,却未必会更难。

今天的社会剧烈变化,古典诗词的学习更加凸显出重要性。不少已经成为文化经典、广为流传的诗词具有永恒的价值,而且可以看到经典的原貌。小学时在学校学一些浅近易懂、生动活泼的诗词,也是对兴趣的培养陶冶。

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重,也有很多压力,但通过古典诗词的教学来传承中华文化确实是事半功倍的事情。背诵古典诗词可能并不容易,但比起背诵现代白话文章或新诗,却未必会更难。因为古典诗词有格律、讲平仄、强调声韵之美,虽然古代的发音和现在并不完全相同,但相对整齐的句子、独到的意境使得古典诗词反而更容易背诵。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小学课本中选择一些现代作家的作品,反而需要做一些改写,因为有些内容对少年儿童来说可能太难了。白话文往往是句子易懂,整篇文章的内涵、段落的意义反而很难把握。一些浅近的古典诗词,看起来容易懂,却又常读常新。小时候背诵理解不深,经过多少年反复吟诵,每一次都觉得有无穷的意味。刚接触时层次低,感悟能力差,但也能知道一些,及至后来,越读越有味,越读越能够发现其深意。小时候懂一些,长大成人后通过自己的阅历再来感悟,往往更能感受诗词之美。所以,诗词既要从小学习,也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文化资源。

经典传承

像《唐诗三百首》这样经典的唐诗选本,一讲起来,大家都觉得不足为奇,人人都知道,但其实里面的许多诗作,连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都很生疏。

学习古典诗词,是领悟中国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方式,让少年儿童通过对母语之美的感悟,进一步产生对自己民族的深刻认同感。这对于全球化冲击下的少年儿童建立自己的社会认同有重要意义,这些意义无需讨论。

当然,学诗有两个原则,一是在小学阶段,不宜学太深奥的诗词,唐诗宋词元曲里都有一些容易懂、有意境、文字优美的作品。二是在小学阶段,老师应该对声律等知识有所讲解,这是中国文化常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讲诗词,往往着眼于意境的阐发,对声律技巧性的因素注意不够。实际上,这些知识对于欣赏诗词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看,一方面,少年儿童要多学一些浅近生动的诗词曲作品,弄懂意思,学会欣赏。另一方面,应该让他们多背诵一些古代经典诗词,初时可以不求甚解。背下来的东西记得深刻,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实际上,现在大家常接触的诗词,往往也是小学学的那些首,这是很不够的。像《唐诗三百首》这样经典的唐诗选本,一讲起 来,大家都觉得不足为奇,人人都知道,但其实里面的许多诗作,连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都很生疏。

此外,多读经典诗词也是提高文字水平的好办法,早学一点,多学一些,只有好处。现在一些人文字水平不高,写的文章乏味,套话空话连篇,都和文字的感觉与文字的意识有很大关系。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学习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成长的必须。


(文化责编:宋萌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