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真相

发布者:拓荒族网友       分享 评论 投稿
俄罗斯南部有座城市,俄国时叫察里津,苏联时改名叫斯大林格勒,苏联解体后,又改名为伏尔加格勒。近期有两件事和伏尔加格勒搭界,第一件事,前不久,俄罗斯新电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全球放映;另一件,就是去年岁末那一天,“黑寡妇”敢死队,在伏尔加格勒火车站和无轨电车上制造恐怖袭击,导致…

俄罗斯南部有座城市,俄国时叫察里津,苏联时改名叫斯大林格勒,苏联解体后,又改名为伏尔加格勒。近期有两件事和伏尔加格勒搭界,第一件事,前不久,俄罗斯新电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全球放映;另一件,就是去年岁末那一天,“黑寡妇”敢死队,在伏尔加格勒火车站和无轨电车上制造恐怖袭击,导致数十位平民死伤,令世界惊悚。

我侨居俄国的时候,走过一些城市,方知斯大林格勒其实是伏尔加河岸边,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城市。它夏季炎热,最高气温可达零上40度;冬季酷寒,最低温度竟然到零下30度。我曾想,希特勒真是瞎了眼,非要在这座城市与俄国人一决雌雄,要知道,无论夏季还是冬季出兵作战,他胜算都不会很大。何况,元首所遇到的俄国人非等闲之辈:恶劣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斯大林格勒人的性格,他们强健彪悍、性格狂暴,内心残忍。再者,斯大林格勒沿伏尔加河建立了重要的军事制造工业区,战时,它为苏军作战的装备和武器支持,发挥了巨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影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告诉我们,红军和市民们面对强敌,绝地反击,浴血奋战,牺牲无数,成为那个时代的英雄。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成为英雄,也是一种别无选择的结果。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拉开序幕,斯大林即对布尔什维克守军和市民下达死命令,不惜任何代价坚守城市,克服恐慌情绪和战斗到底。斯大林金口玉言,国家大难当头,全城无人言退,决意死战,誓与城市共存亡。

决战前夕,斯大林格勒共聚集了包括从列宁格勒等苏联西部地区城市,撤退下来的70多万平民。他们唯一的疏散通道,就是渡过伏尔加河,向右岸转移。负责实施平民疏散的斯大林格勒市政府,由于准备仓促,缺乏渡船等原因,直到8月24日才将大约10万妇孺运送到对岸,25日,德国空军封锁了疏散路线,斯大林格勒遭遇狂轰滥炸,城市变成一片废墟。敌机对着过河的人群俯冲扫射,人死船沉,惨烈之至,再无人可以逃离伏尔加河左岸。我看过相关的报道,仅8月23日,德军就出动了1200架轰炸机,总共起降1500架次,每40-50分钟实施一轮狂轰,每轮轰炸持续10-15分钟,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投下数千吨炸弹,城里绝大多数居民楼、医院、幼儿园和其他民用设施被炸塌,伏尔加河岸的储油库也被炸毁,燃烧的原油沿河漂流,远远看去,伏尔加河犹如一条火河。纳粹飞行员战后回忆说,那时,他们已将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人间炼狱”。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里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细节,那就是大轰炸和烈火所引发的漫天灰烬,始终漂浮在每一个镜头里,以喻示具有制空权的德军,对整个城市的狂轰滥炸多么残酷。俄罗斯历史学家巴普洛娃娅,在她的战争专著《隐秘的悲剧: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的平民》(伏尔加格勒出版,2005)中写道,截止1942年8月23日,斯大林格勒市内尚有70万居民未撤离,空袭来时,当日就有7万人被炸死,14万人被炸伤、炸残。在整个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期间,即有18.5万平民在空袭中丧生,创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阶段性空袭的死亡之最。斯大林格勒空袭的死难者人数,也远高于日本长崎和广岛死于原子弹爆炸的平民人数。但当年苏联官方媒体却称,1942年8月2日至10月10日,在德军空袭中仅有3500人死亡,他们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苏联政府这样隐瞒死亡人数,当然主要是担心说真话可能动摇军心,否则斯大林就不会在7月28日发出第227号命令,号召苏联全国军民奋起抵抗,“决不后退半步”。苏军还组成临时督战队,以阻止红军临阵脱逃。从当时满街书写的口号(“伏尔加后面没有我们的地方”)就可以看出,红军一方面在抵抗,一方面也在溃退。

影片中设计了俄国女人与德国军官的爱情戏,但牵强做作,这一方面说明导演媚俗,一方面也说明,他不尊重苏联妇女。苏联是个女性国家。表面上看这个国家一切由男权主导,但女人却是实际上的操盘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从1942年7月17日展开,在100多平方公里的战场上,敌我双方投入200多万军人展开厮杀。最初几日,苏联妇女和小孩就参加了修筑街垒和战壕的工作。影片中还表现了德国坦克进攻的情节,据史书记载,突入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坦克16师,迎头便遇到苏军防空第1077团的顽强抵抗,这个团的主力均为年轻的苏联女子志愿兵。隶属该团的防空37营的全体红军女兵,既没有作战经验,也没有兄弟连队支持,最终全部阵亡。

上文提及,斯大林格勒也是苏联的重要军事制造基地,德军入侵时,那里许多工厂的工人大多是女工,她们生产的枪支弹药和机械装备,产品出了工厂就直接送往前沿阵地。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一部俄国人投资拍摄的好莱坞电影,完全得不偿失,就像前几年俄罗斯曾经拍摄《布列斯特要塞》等影片一样,它既无法全景式地展现绵延数月的大会战场面,也无法超越70-80年代苏联军事文学和电影的“战壕真实”。现实版的斯大林格勒的决战让整个欧洲震惊,英国BBC电台1942年10月有一段时评,至今令我难忘:“战争开始后,波兰28天就陷落了,而德国人28天在斯大林格勒只能占领几座房子;法国38天就陷落了,而德国人38天在斯大林格勒只能占领几条街道。”斯大林格勒巷战持续了2个多月,房顶、楼梯、围墙、窗台以及地下室处处摆战场。一名德国士兵在战后回忆录中写道,斯大林格勒再也不是一座城市了,白天,城里弥漫着遮天蔽日的烟云,枪炮声震耳欲聋,烈焰熊熊燃烧;夜晚,一群群野狗和牲畜绝望地跳进伏尔加河,想游到对岸去,逃避地狱般的城市。只有意志坚如磐石的战士,才能挺下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斯大林格勒火车站之战。这里也就是2013年岁末最后一天,“黑寡妇”敢死队制造恐怖袭击的地方。红军与德军在此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红军曾经13次失手,但最终还是从德国人手上夺回了车站。11月前后,德军几乎占领全城,只有伏尔加河边一个数百米的狭长地带久攻不下,原来这里恰是苏军兵工厂所在地,最著名的就是苏联“红十月”拖拉机厂和“街垒”炮厂即在此。工厂在被德军重重围困的时刻,仍坚持不殆,修复着从战场上拖回来的烂枪坏跑,窗外枪炮声声,场内工人却忙忙碌碌,很是淡定。最后,德军从“街垒”炮厂突进到伏尔加河岸,将红军柳德尼科夫师一部,围困在一个400-700米的狭长地带,柳德尼科夫孤岛困兽,仅仅借助苏军运输机补给,坚持与德军周旋和拼打数周,拖住了敌人,自己也死伤巨大。12月21日,该师残部与主力部队汇合,从城南突击,肃清了德军。当时,柳德尼科夫阵亡军人遗体共埋进了3个大尸坑,每个坑1000人,但战后,人们只找到一个坑,据悉,其余两个坑的发现和挖掘、掩埋工作至今仍在继续。

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被彻底击溃。这个胜利不仅属于苏联,也属于世界。9日,法国作家布罗齐在巴黎发表公开演讲,他说,市民们,1940年入侵巴黎的3个德国师都不存在了,它们已经被俄国人消灭了。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014年01月23日 17:1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