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郑渊洁:斥儿童文学作家进校讲课有黑幕

中国文学网报道:近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发布置顶微博,炮轰一些儿童文学作家进校讲课有黑幕:“开学头三个月,是作家打着讲课幌子进小学卖书的高峰期。作家进校卖书违反《义务教育法》第25条。请教育部明察。”据网络文学了解:近日,郑渊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家到学校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是好事…

中国文学网报道:近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发布置顶微博,炮轰一些儿童文学作家进校讲课有黑幕:“开学头三个月,是作家打着讲课幌子进小学卖书的高峰期。作家进校卖书违反《义务教育法》第25条。请教育部明察。”

网络文学了解:近日,郑渊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家到学校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是好事,但如果变成营销手段,讲课只是幌子,卖书才是目的,那么对孩子的伤害很大。

曾被出版社拉去做同样事

郑渊洁透露,多年前自己也曾被一些出版社拉着做了这样的事情。“一开始我不知情,出版社只说让我去学校里给孩子讲课。作为童话作家来讲,我认为是对他们有好处的。但是后来我发现每次讲完课,后面书就跟着来了,当场签名售书,很多孩子排着队,顶着太阳或冒着雨,小手里攥着钱,我心里很不好受。”

发现真相后,郑渊洁就不再去了。尽管可以带来更大的销售量,但郑渊洁表示并不为此动心。他说:“我就是这样性格的人。”

“有人还告诉我,别的作家不会像我这么真的给孩子签名,更为恶劣的是,他们会把书收到宾馆让工作人员代签。另外,书店为了让学校同意作家进校,还会给学校售书回扣。”郑渊洁说,“我讲课可讲2个小时,因为我看到孩子在下面,觉得应该多让他们受益,可是旁边的人就会给我递条子,提醒我少讲点,留出卖书的时间。有一次我甚至把条子念给孩子们听,我说他们不让我多讲,你们让不让我多讲?”

郑渊洁指出,真正的作家跟孩子交流时也会有很多收获,比如刺激灵感。全世界图书营销手段有很多,但是以此为图书的营销手段,作家打着讲课的幌子进小学卖书,这是国内独有的现象。

孩子的第一本书很关键

对于自己如此动怒的原因,郑渊洁表示,这么做的弊病在于,他们去的主要都是小学,而购买者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往往比较盲目。“现在声光电的东西越来越多,电脑游戏、动画片等对孩子的引诱是直接的,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在下降,所以孩子看的第一本书非常关键。但是通过老师发一个单子让学生带给家长,讲明有作家来演讲需要买书,虽是自愿但学生和家长有压力。”

郑渊洁强调,孩子的第一本书是很重要的,孩子的阅读应该是一个自发自觉的行为,自己发现阅读的快乐。

对于哪些作家打着讲课幌子进小学卖书,郑渊洁称不想点名。

郑渊洁介绍,图书排行榜是由专门机构测定的,测定的标准就是从新华书店收款POS机中提取数据,但是进学校销售的量非常大。一个作者一本书一年能卖出去两三千本就算不错的业绩了,但是一个学校就能卖千本,他们一般一周8到10所学校,开学的头两三个月是高峰期。除此之外,据说书店能够做手脚将在学校的售书数据输入POS机中,很快也就能上销售排行榜的前几名,从而带动其他书店的进货量。“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可能有二三十本书,一去学校推销,一个孩子至少买个四五本是正常的。”

呼吁:给孩子自由选择图书的

多年来,郑渊洁一直在呼吁教育部门关注此事。

他发出多个呼吁:呼吁教育部门能制止作家进入校园兜售童书,同时为更多的作家进入校园讲课创造条件;呼吁作家不再去校园销售作品,给孩子自由选择图书机会,通过广泛阅读挑选他们真正喜爱的童书,把它带回家,受益终生;呼吁作家多去学校讲课,给孩子们送去快乐和智慧,让中国孩子笑起来的同时,热爱母语,写得一手好文章;呼吁作家为读者签名时,不假签,尤其是对小读者。他说:“亵渎读者的作家,不是作家,是作假。”

他同时承诺:自己今后只去学校讲课,绝不进校园卖书。

“这种营销应该是2002年开始的,最开始出现在浙江、江苏,其他地方很少,现在山东、内蒙古、海南也出现了。”


(文化责编:宋萌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