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历史 > 正文

原子弹不是日本投降根本原因

据中国文学网报道: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抗日战争史专家荣维木先生在武汉图书馆,给听众带来了一场名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复兴”的讲座。中国抗战的胜利绝不是任何大国的恩赐荣维木先生提起了一个曾在抗战胜利后的一种说法:说日本投降的原因,是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和苏联的…

中国文学网报道: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抗日战争史专家荣维木先生在武汉图书馆,给听众带来了一场名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复兴”的讲座。

中国抗战的胜利绝不是任何大国的恩赐

荣维木先生提起了一个曾在抗战胜利后的一种说法:说日本投降的原因,是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和苏联的强大武力。

“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但却不是日本战败的根本原因。”荣先生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中国都参加了,而且都是战胜国,但结局大不一样。一次大战后,中国仍被列强摆布,没有取得完整地国家主权。而二次大战后,中国沦陷土地大部分被收回,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抗战前,中国是一个不具备完全独立主权的国家,而为何抗战胜利后情况大不一样呢?”这是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先河,其作战时间是最长的,并为之后的反法西斯国家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从战略的角度看,中国的抗战,一是阻止了日本的北进计划,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二是迟缓了日本的南进计划,使其没有在1939年的最佳时机实施,这也是美、苏为何要援助中国抗战的主要原因。

荣维木先生还举了几组数据:一是中国抗战正面战场,大的战役有22次,其中12次发生在太平洋战争前;二是中国战场在太平洋战争前牵制了日陆军90%的兵 力,其后也牵制了80%的兵力;三是美国对盟国的援助多达400多亿美元,但中国只获得6亿多。“所以,中国抗战的胜利,不是任何大国的恩赐,而是中国人民自身努力奋斗的结果。”

中国抗战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关系密切

另类文学中可知:有学者指出,在抗战之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是举步维艰,而日本的对华侵略,更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毁灭性打击。但荣维木先生认为:中国的抗战也为现代化进程积累了许多有利因素,如国民国家意识的增强,民主意识的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等。

“特别是抗战时国家工业力量的内迁,这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如交通建设和水利建设在抗战时期也有长足的发展。而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中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因共产党政策使然,改变了农村的基层结构,也为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可能。

中国抗战与中华民族复兴关系密切

荣先生指出:抗战的爆发,民族利益大于一切,这时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尤为关键。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的基础,国共合作成为必然。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不可或缺,抗战胜利就是全国民族力量大团结的胜利。而当民族成员的民族利益高度一致时,其政治上的民主程度也是很高的。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高度发展,影响力迅速增大。抗战时许多盟友都认为延安政治气象好,得民心;而国民党气象衰败,失民心。中国共产党成为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也就是一种必然。

互动

观众关注“钓鱼岛”

有观众提出问题“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遗留下来了诸如钓鱼岛等问题,如何解决?”

荣维木先生回答道:战后赔偿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如在一战后的巴黎会议上,中国不但得不到赔偿,反而受到了很大的憋屈。而二战后的旧金山会议,中国没有参加,也没得到赔偿。究其原因,二战后的冷战是一大因素,对日本的“处理”不如对德国彻底,而中国的内战,导致海峡两岸分离,是又一大因素。蒋介石与日本签有 《日台条约》,所以蒋介石放弃赔偿。1972年,中日建交,中国也放弃战后赔偿,原因很多,这也导致了日本对战争的反省不彻底。钓鱼岛就是战后遗留问题中的其中一个问题。荣维木先生强调,“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应该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钓鱼岛问题也不例外。”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网 另类文学 日本投降 原子弹 2014年09月15日 08:51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