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郭敬明:从作家到导演到商人 将青春标准化

从决定要自编自导《小时代》那天起,郭敬明就一直被称为“导演”了。在作家、出版人、艺人、老板之后,“导演”是他最新的一重身份。“郭敬明”这3个字像是生来就伴随争议的,从“抄袭”“身高”“拜金”一直到现在的“烂片”,不可否认的是,在商业的评判体系里,郭敬明的每一种身份都是成功的。郭敬…

从决定要自编自导《小时代》那天起,郭敬明就一直被称为“导演”了。

在作家、出版人、艺人、老板之后,“导演”是他最新的一重身份。“郭敬明”这3个字像是生来就伴随争议的,从“抄袭”“身高”“拜金”一直到现在的“烂片”,不可否认的是,在商业的评判体系里,郭敬明的每一种身份都是成功的。

郭敬明自己的说法,“很难在华语电影的历史上找到一部电影与《小时代》相似。”的确这句话被更多人解读出不同的意味,从第一部到第三部,也没有停止过遭受争议,但另类文学《小时代》前三部累计票房已经达到13亿元人民币,票房不可否认地证明了商业上的成功。


郭敬明:从作家到导演到商人 将青春标准化


从作家到导演

在最世文化刚刚成立的2010年,郭敬明还从来没想过要做自己作品的编剧和导演,他把《小时代》系列的影视改编权卖给了许多家公司。

网络文学获悉,《小时代1.0折纸时代》的电影改编权就卖给了当时仍为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张强,也是张强把“小时代”的版权推荐给力辰光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力。

那年8月,李力的合伙人安晓芬、出品过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柴智屏、郭敬明和投资方约在北京见面。那次见面,安晓芬知道了郭敬明大学期间的专业是编导,安晓芬说:“为什么你不导呢?干脆你来做导演。”

阿亮是郭敬明大学时期最好的朋友,也一路跟随郭敬明成为最世文化的副总裁,阿亮说:“郭敬明非常善于学习,在学习方面,他会永远低姿态,从大学到现在一直都是。”

在确定要作编剧和导演之后,郭敬明需要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写出两个剧本。他说:“为了拍《小时代》,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弥补自己的知识。”那几个月他每天都只睡三四个小时。

从导演到商人

现在郭敬明在许多人眼中,总是那个高效、目标明确、掌控全局的人,在《小时代》系列中扮演“顾里”的郭采洁曾说:“有导演在,就能将自己全部交给他,他让人觉得安心。”其实,他是从一段艰难的日子里走出现在的样子。

最世文化在上海市静安区武定路940号,没有明显标识,通常铁门紧闭。这家公司的前身是2006年郭敬明成立的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柯艾文化), 办公地点还在上海大连路的一栋写字楼里,由八九个人的团队推出青春杂志《最小说》,每月出刊。郭敬明在作家之外,也是公司总裁。

他也把“郭敬明”三个字的品牌价值注入到“最小说”平台上,用自己的号召力培育作者品牌,仅仅一年时间,落落、安东尼、七堇年都成为青春文学中的人气作者,他们也变成平台另外一重号召力,品牌不断完成复制,公司也开始走向良性循环。

郭敬明也在自己21岁生日那天创立了他的第一个工作室“岛”,开始出版面向学生群体的文学双月刊《岛》,最初创建工作室的五个人中,除了阿亮之外,痕痕是他们的校友,而Hansey、清和都是他们当时在论坛上认识的朋友。

他们那段生活就像《小时代》中的画面,几个年轻人在上海市闸北区的学校附近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公寓,三个女孩住一间大的卧室里,郭敬明和Hansey两个男孩住另外两间小卧室,客厅用来办公。

在坚持了半年之后,《最小说》才找到了适合的设计人员,而一年之后,Hansey和落落也因为各自的原因重新回归,郭敬明主动调整了合作模式,让Hansey以独立设计师的身份与公司合作。

郭敬明跟员工的沟通非常直接,会直接指出某些工作缺失,但他又非常能够给员工安全感,“他有准确的商业判断,不会担心某天经济危机到了,我们会集体失业,他会挡掉外面的很多的事情和压力,我们可以安心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落落和笛安每次出现在发布会上,总是微笑着站在郭敬明的身边。

从商人到产品经理

郭敬明完成从自我表达到产品输出的转换是从做刊物开始的,但不管做怎样的产品升级,他都在坚持自己对于青春的解读。

郭敬明对青春族群的心态把握已经有许多年,他说:“每一代人,不管社会外界环境怎么变化,他们青春时期的迷惘和孤独,对友情、爱情的憧憬,对梦想的追求都是相通的,这些是青春的价值”。就像不管怎样的社会环境,年轻观众还是喜欢《暮光之城》这样的纯爱故事。

郭敬明看重大数据与精准数据的结合,在电影上映期间,郭敬明会关心电影的话题讨论度、百度指数,以及各个网站的点击排行。但他去不同城市做宣传的时候,也会戴着口罩、帽子进入电影院,“我想听观众的笑点和哭点在哪里,如果有精心布置的笑点,观众没有笑,那么我会在后面做改进。”

郭敬明非常清楚观众品味的复杂:“你没有办法同时满足所有的人,不能要求20岁的小姑娘和40岁的中年男性观众相同的审美,所以就服务好你的那群受众就好 了,商业类型电影就是这样。”郭敬明希望未来能够像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那样,实现艺术和商业的兼得,“但如果硬要选的话,我会选择商业的一端。”

他把自己的公司变成一家青春的工厂,把青春的精神内涵高度标准化,推出杂志、小说,绘本,并延伸至电影,就像台湾曾经的唱片工业流水线,签约各种风格的艺人,推出精准化生产的精神产品。

许多人对他的作品充满鄙夷,也依然有很多女孩儿在《小时代3.0刺金时代》的放映厅里流泪,一直等到最后“用我十年青春赴你十年之约”的字幕出现。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另类文学 网络文学 郭敬明 从作家到商人 2014年09月12日 08:2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