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于丹:小孩子对古诗文具有天生敏感

从中国文学网获悉,习近平说:“我很不希望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我们应该把经典从小就嵌在他们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对这一观点,于丹感同身受。小孩子对古诗文具有天生敏感“有人问小学生就开始学古诗词是不是太早,我认为小学开始…

中国文学网获悉,习近平说:“我很不希望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我们应该把经典从小就嵌在他们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对这一观点,于丹感同身受。

小孩子对古诗文具有天生敏感

“有人问小学生就开始学古诗词是不是太早,我认为小学开始就已经太晚了。”于丹认为,任何小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都会对韵文有种天生的敏感,都会玩“你拍一我拍一”,都会唱童谣,都会说儿歌,而很多中国古诗词也都恰恰有着类似童谣的内容。

“这些东西是耳濡目染,从小的时候陪伴一生成长的。小孩子从小的时候对于语言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一个人在语言上合辙押韵,有跌宕铿锵这种韵律之美,长大后对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于文字的熟悉,影响会特别深刻。”于丹表示。

多背些古诗词对小孩子不是负担

于丹说,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姥姥就教给她背很多古诗词。至今于丹之所以可以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很多程度上就得益于当时的“童子功”。

“中国人之所以把《弟子规》、《三字经》归为三个字一段,都是合辙押韵的,而小孩子对诗词音律的认可几乎是一种天性,这是一种特别尊重教育规律的做法。”于丹主张,应该让小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多念多背古诗词。

“现在我们总说给孩子减负,是不要做填鸭式的灌输。不要觉得背古诗词是负担,只要让孩子玩着学,这些东西丝毫不是负担,他都会非常喜欢。”于丹强调。

小时背诗词不必句句理解

姥姥对于丹的教育方式如今也延续到于丹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上。她的孩子自小时一两岁起便开始背诗,其中当然免不了背错词、释错义的时候,于丹对此却不以为意。

“小孩子背诗词,不见得非要让他理解,只要能读出韵律之美就足够了。你要允许他‘胡说八道’,允许他随便解释,你要跟他一起玩。”

于丹说,自己的孩子自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背诵文学名著诸如《春江花月夜》《蜀道难》这样的长诗,而于丹不苛求的教育方式则最大限度保留并且延续了孩子对于诗歌的热爱。

“她在三四岁的时候对诗歌表现出来的喷薄热情和汪洋恣肆天马行空的解释,在她长大后你会觉得弥足珍贵,因为那是她的爱、她的本能、她的游戏天性。后来她上学以后仍然非常喜欢诗词,这与她小时候的背诗习惯有很大关系。”于丹说。

于丹并不认为,我们的课本去掉了古诗词就可以给小孩子减负。“让小孩子熟悉韵文,在音阶的跌宕中去触摸母语,在对母语的情感依赖中逐渐理解内涵,这就是中国人激活自己血液中文化基因的道路。小学生多接触些古诗词,以后会看见它的好处。”于丹最后说。


(文化责编:宋萌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