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浙江712座书院只剩不足20座 变成旅游观光地

诗书传家传统浓厚的浙江,曾经有很多个书院,清末的时候多达712座,不过传承至今,保存完好的仅有不足20座书院。仍然保留原有功能的自然是没有了,基本上成了各地文化遗产、旅游观光地。从网络文学的相关报道中了解到,《浙江书院》是《浙江文化史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分(另两部分为《浙江藏书楼》和…

诗书传家传统浓厚的浙江,曾经有很多个书院,清末的时候多达712座,不过传承至今,保存完好的仅有不足20座书院。仍然保留原有功能的自然是没有了,基本上成了各地文化遗产、旅游观光地。

网络文学的相关报道中了解到,《浙江书院》是《浙江文化史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分(另两部分为《浙江藏书楼》和《浙江学堂》),这套丛书记录下的是浙江历史上的辉煌文化。“从唐代开始,浙江绍兴就有兴办书院,到清末前后,浙江境内的书院曾经达到712座。”《浙江文化史三部曲》编者、浙江图书馆研究院的赵 达雄说,“这些书院构成了浙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历史上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在这里授业解惑,开设讲堂。当年的书院信奉儒学,同时也鼓励自由辩论和 思想交锋,所以既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殿堂,又是传播创新思潮的前沿阵地。”

比如永康五峰书院,这家书院就曾因朱熹和陈亮的讲学和辩论,引得各地学子闻风而至,常常有三四百人同时听讲,至今,洞中石壁上还留有朱熹手书“兜率台”三字。开创五峰书院的人陈亮,24岁时就以平民的身份给宋孝宗连上五疏,建议朝廷不要跟金人求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名著《中兴五论》。

而杭州的万松书院,在明清两代光名字就改了好几次。其中有一个名字是康熙御赐的。康熙曾御赐“浙水敷文”匾额,于是万松书院就被更名为“敷文书院”。后来,乾隆五下江南时都巡视过这里。

这个书院最有名的学生是清代诗人袁牧。在雍正年间,18岁的袁牧入读万松书院,50年以后,他重返书院,写下一首题为《万松书院》的诗,“万松环一岭,书院建其巅。我昔来肄业,弱冠方童颜。”

随着朝代更迭,浙江的书院多毁于战火或天灾,另有一部分在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后改为学堂,后来又变成学校,已经没有旧时的模样。

赵达雄说,“我们从中遴选了9座最著名的书院,探究它们的创办缘由,建筑特色,描绘当年的师生风采,解读围绕书院发生的林林总总的故事。”

这九家书院分别是永康五峰书院、淳安瀛山书院、绍兴蕺山证人书院、宁波甬上证人书院、杭州万松书院、仙居桐江书院、平阳会文书院、缙云独峰书院和遂昌鞍山书院。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网络文学 文学名著 浙江书院 旅游观光地 2014年09月10日 08:53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