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从60后到90后度过的中秋都是什么味道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特别的中秋。那些年,一起度过的中秋是什么味道?为此,我们特地邀请了从60后到90后四个年代的人,分享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中秋记忆,或许他们的记忆也能勾起我们的共鸣。60后忆中秋那时候,特盼中秋月饼补油水在常州一机关单位上班的石磊说起他们那时候60年代所过的…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特别的中秋。那些年,一起度过的中秋是什么味道?为此,我们特地邀请了从60后到90后四个年代的人,分享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中秋记忆,或许他们的记忆也能勾起我们的共鸣。

60后忆中秋

那时候,特盼中秋月饼补油水

在常州一机关单位上班的石磊说起他们那时候60年代所过的中秋,感慨万千,那时同龄人最盼望中秋晚上的月饼,那月饼里面包裹的冰糖和青红丝,让人回味无穷。

石先生说,60年代,物质相对匮乏,不是每个人都能吃上月饼的。吃不到月饼,就用圆圆的糖饼代替。每年快到中秋节晚上,大人们就会拿出被束之高阁已久的月饼,藏起来是为了防止小孩子们偷吃。好不容易等到中秋之夜,母亲把月饼拿出来,摆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先敬月亮,祝福家人团团圆圆,当月饼拿出来的时刻。大家都眼巴巴地拿过月饼,慢慢吃,细细品,那个滋味让人回味。

当时的月饼都是五仁馅,里面包着青红丝、冰糖、芝麻等。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那个时候物质条件比较匮乏,只有在过中秋节的时候才能吃到月饼。”石先生说,小的时候,只有中秋的时候才有月饼,也只有中秋节当天才能吃到月饼,其他时候没有月饼吃。当时,月饼的种类比较少,只有广式和苏式月饼,当时的制作工艺比较粗糙,月饼的馅料也比较单一。另外,由于当时油水比较少,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月饼还是用猪油做的,所以,那个时候,大家都很期盼过中秋节,因为可以吃月饼,补充平时的油水不足。

石磊还说,那是对中秋节强烈的念想,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分吃一小块月饼,是记忆中幸福生活的一个美好剪影。

70后忆中秋

每19年生日就和中秋重合一次

1978年出生的曹奕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因为生日是9月21日,家里的中秋聚会常常还会增加生日会的功能。“以前过中秋节,其实主要还是一大家人聚在一起。”,月饼自然是不会少的,那时候虽然不像现在,有这么多品种不同的馅料,但是吃起来还是很开心的。因为上一辈有苏州、上海人,所以家里苏式月饼肯定必备,但后来广式月饼更为风靡,苏式月饼商场也卖得不多,也就逐渐淡忘。“现在月饼太甜了,鲜肉月饼又有些腻,好怀念过去的口味。”曹奕告诉记者,除了月饼之外,以前家里还会做糍粑饼,豆沙馅、芝麻馅、菜馅的都有。“这个中秋吃糍粑也是有传说的,据说是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常州人中秋吃糍粑赏月寓意家家团结幸福、吉祥如意。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就连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来年丰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庆、吉祥和团圆;当然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了。“听大人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追着萤火虫四处奔跑,现在想来都是很幸福的瞬间。”在曹奕的记忆里,小时候过中秋节,除了美食之外,小朋友们聚在一起玩耍也很开心。

“2002年的时候我阳历生日当天正好是中秋节。”曹奕说,平时过生日一般也就是出去“撮一顿”,那次中秋家宴增加了生日主题,着实让她受宠若惊。“查了一下万年历,1983年也是这个情况,下一次就要等到2021年了。”

80后忆中秋

还记得儿时中秋追着萤火虫跑

徐瑶,常州市钟楼区一名幼儿教师,1988年出生的她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在她的记忆里,儿时的中秋更多地意味着一大家人难得的团圆,和许许多多平时想吃吃不到的美食。

“还记得小时候每到中秋节,一大家子就会聚到奶奶家。爷爷奶奶会提前准备一桌丰富的饭菜,每到那天,家里的小孩子们都快乐的像只小鸟,毕竟那时候,平时不是常常能吃到鸡鸭鱼肉,只有到过节的时候才能美美的吃上一顿。”徐瑶说,那时小孩子爱过节能吃到美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当然能够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聚在一起玩也特别高兴。“那时候常州到中秋除了要吃月饼外,还要吃油酥饼、韭菜饼、糍粑饼等。”徐瑶回忆说,那个时候月饼花样不多,常州的手工月饼的馅料主要有肉馅、五仁等。记得那时候吃得最多的就是鲜肉月饼了,香喷喷的酥皮佐以咸鲜的猪肉,一口咬下去齿颊留香。“记得每次吃完美味的饭菜,一大家人就会团聚在院子里,吃着月饼边聊天边赏月。”徐瑶讲,虽然家长们老会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是小时候怎么都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因为那时候的月亮又大又圆,像个大银盘,美不胜收。

除了美食团聚,每每到中秋,文学名著让我们憧憬嫦娥奔月的故事。幻想着美丽的嫦娥身着飘飘仙衣,飞到月亮上,带着可爱的小月兔在大大的月桂树下追逐嬉闹,耳边听着虫儿鸣叫,那一幕情景甭提有多美了。

说到虫儿鸣叫,就不得不提那时候容易看见的萤火虫。有时院子里飞来几只萤火虫,孩子们就会追逐着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四处奔跑。跑着跑着,萤火虫累了,歇下来了,孩子们就会找来只玻璃瓶,用双手捧着萤火虫,将其装进玻璃瓶中。玻璃瓶一闪一闪的,远处眺望过去,就像神灯一样。

90后忆中秋

吃完团圆饭宅在房间上网看书马千,九零年的漂亮姑娘,目前是溧阳市上和城商业管理公司员工,爱好茶艺和咖啡,喜欢外出旅游,她的中秋节怎么过?来看看这位独立自信的90后女孩自己是怎么说的:

“也许是年纪渐长的缘故,也许是资深剩女的缘故,当然也有可能是一直比较崇尚中国文化的原因,与很多“洋节”相比,我似乎对传统的民族节日有着更多的好感。这样说来,其实我并不算一个合格的九零后。突然被问到:你们九零后是怎么过中秋节。乍一听,还真有点把我给问住了,脑子里蹦出的画面居然是,和父母一起吃顿团圆饭,吃饱喝足继续宅在各自的房间,上网的上网、看书的看书。所谓的节日氛围在这个时代里,被各类商业促销和假期烘托在了制高点。

那既然都已经说到这里了,我也来说说我今年的中秋节吧:算了算,有两个喜酒要喝,公司已经确定需要加班,还有一场演出,而我家老两口早就已经定了去大连旅行的机票。剩我一人独自在风中凌乱。今年的中秋,大抵就是这样一副惨淡的模样了。

往年几乎都是一家三口在一起,哪怕我不在家乡,也会回家跟他们一起过,似乎没有一年间断过。就拿去年说吧,一家三口去苏州度了个假,在农家乐吃太湖三白,去旺山喝碧螺春,环太湖骑自行车,晚上在农家乐的庭院里吃苏式月饼的时候,妈妈会说,还是乡下的月亮圆……中秋还能怎么过?当大部分人都在说九零后怎么浮夸、如何拼爹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习惯性的在各种形容词中,走出了自己的模样。所以你问我,九零后怎么过中秋的,我还是很迷惘。难道九零后的中秋应该在Pub和KTV过吗?”我说,拍个照片吧,马千不乐意:这就不用了吧?还得上班呢!我说那我直接去你的QQ空间去找啦?她说“阔以”。


(文化责编:张露 )
标签:文学名著 从60后到90后度过的中秋 2014年09月07日 10:2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