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浏阳村民坚守传承千年夏布工艺

现在很多老祖宗跟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很多都已经遗憾的流逝了,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科技这么发达的今天,浏阳村们还是在用最原始的方法对布匹进行编制,他们励志要将传统流传下去。浏阳市大围山镇太坪村,村民谭智祥家的角落里,堆放着一匹匹色泽沉着典雅、质地朴素纯粹的夏布;作坊里,谭智祥的妻子正…

现在很多老祖宗跟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很多都已经遗憾的流逝了,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科技这么发达的今天,浏阳村们还是在用最原始的方法对布匹进行编制,他们励志要将传统流传下去。

浏阳市大围山镇太坪村,村民谭智祥家的角落里,堆放着一匹匹色泽沉着典雅、质地朴素纯粹的夏布;作坊里,谭智祥的妻子正在用织布机织布……大部分长沙人可能不知道,浏阳不但是享誉天下的“花炮之乡”,也曾是享誉天下的“夏布之乡”。



夏布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打麻、绩麻、浆纱、织布、漂染等五大工序。打麻和绩麻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活,得把纤维一根一根地挑出来,以前通常由老妇人来做。现在,这两步都交给工坊做了。

夏布是以苎麻为原料编织而成的布,古语描述为“御冬足大布,粗细以应阳。”手工夏布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重庆、四川等地。因其透气性好,以前主要用于制作夏季服装和蚊帐,故名夏布。浏阳手工夏布已有上千年历史,早在明朝,织工精巧的浏阳夏布就闻名于世,被列为朝廷贡品,还远渡海外,销往日本、朝鲜以及南洋等地,谭嗣同更是在文学名著《浏阳麻利志》中称浏阳夏布“战天下之商务而未尝遇敌”。后来,耗时费力的手工夏布慢慢失去了优势,再加上其他布艺材料的发展,浏阳夏布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威胁。

现在,谭智祥和妻子以一手出神入化的纺线和染色手艺,仍在坚守着夏布的沉着典雅。谭智祥的作坊里,整整齐齐地挂着一排排麻线,一家人正在忙着给麻线上浆。谭智祥今年48岁,父亲以前也是一位做夏布的能手。谭智祥10多岁起就帮忙打下手,从小耳濡目染,成为目前为数不多的掌握夏布全套工艺流程的手艺人之一,经营着一家制作夏布的家庭作坊。



谭智祥的线团来自江西,浆纱是他这个工坊的第一步。浆纱,用的是自制的土机械,显得有些笨拙。46个线团,经过米糊的洗礼,被压实后转到太阳底下晒,然后一拉一扯,把线绕在木桩上,最后挽成团。

织布时,一根根经线穿进织布机的隙缝里,穿上纬线的梭子一左一右,经线与纬线相逢,一块夏布慢慢形成……

漂染,有时可以省略,因为这里出口的布大多是原色布。接到要染色的单子,谭智祥就开始捣鼓他收集的植物原料,各色植物的组合就能染出不同的颜色。

中国文学网指出手工作坊生产的夏布主要出口到日本和韩国等国,经过加工,做成玄关、窗帘、墙纸、手提袋、和服等成品。“现在浏阳已经很少有人做纯手工的夏布了。”当地村支书有些无奈地说,以前,太坪村家家户户做夏布,是当地农民的主要副业,到了夜晚,到处都是机杼声。而现在,整个浏阳没几家作坊了。

不过,令谭智祥高兴的是,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浏阳市文化产业园里已经开始有商家在做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

正在感慨,突然袭来一阵雨,让谭智祥有些措手不及。雨水落到40摄氏度的地面上,立马生起一股股水汽。“淋过雨的线就没用了。”谭智祥说,“做夏布很辛苦,但我会坚持,不让老手艺失传。”



(文化责编:孙雪 )
标签:中国文学网 文学名著 村民坚守传统手艺 2014年08月30日 08:5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