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鲁奖评选折射文坛乱象 频频惹来质疑

从几个月前的“跑奖”传闻,到另类文学“打油诗”《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的获奖,再到作家阿来的零票落选,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自评选至公布结果一直备受质疑。有人说:“鲁迅文学奖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在摇摇欲坠。”有人说:“鲁迅文学奖折射文坛乱象”。还有人说:“鲁迅文学奖已经成为利益分配的筹…

从几个月前的“跑奖”传闻,到另类文学“打油诗”《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的获奖,再到作家阿来的零票落选,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自评选至公布结果一直备受质疑。有人说:“鲁迅文学奖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在摇摇欲坠。”有人说:“鲁迅文学奖折射文坛乱象”。还有人说:“鲁迅文学奖已经成为利益分配的筹码,奖给谁都不重要。”

但是,仔细审视和分析这些批评,就会发现所谓质疑来自于少数几个存在争议的作品。对一个设有七大奖项、推出30多部获奖作品的文学奖而言,仅因两三部作品存在争议就质疑和批评整体评奖的公正性,这样的质疑和批评本身是否公正呢?

评价一个文学奖是否权威公正,唯一的标准是它评出的作品。作品立得住,评奖就立得住;作品立不住,评奖过程再怎么公开透明、评委再怎么德高望重,评奖也照样立不住。尽管从第一届开始,鲁迅文学奖就一直伴随着争议,但看看历次获奖名单,不少作品至今仍在出版发行。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几乎都成为了今天中国文坛的干将。显然,因为少数几部作品存在争议就把整个鲁迅文学奖视为毫无价值,是有失偏颇的,对那些曾经获奖的作家也是不公的。

实际上,能令所有人都满意的评奖根本不存在;企图讨好所有人的评奖必然走向庸俗。对于文学评奖而言,有人评上有人没评上都是正常的,哪怕当选者籍籍无名,哪怕落选者是知名作家。

在某位业内人士看来,鲁迅文学奖最值得赞赏的一点就是公开。评审委员会名单、实名投票情况都在网上公布了,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文学查阅。就拿鼎鼎大名的诺贝尔文学奖来说,至今全世界也没搞明白它的评奖标准是什么、评委是何许人也、评奖过程是怎样的。虽说经常有人指责诺贝尔文学奖评出了平庸之作,老有遗珠之憾,但也未见有人质疑它的公正性。一个全程保密的文学奖被视为权威公正,一个全程公开的文学奖却被视为黑幕重重,这才是最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鲁迅文学奖的评审过程完全不公开,评审委员会名单不公开,实名投票情况也不公开,仅仅发布一个最终结果,社会上的各种质疑究竟是多还是少?是大还是小?不公开,有人会说你暗箱操作、黑幕重重;公开了,有人会说你结果不公、有眼无珠。总之,在缺乏互信的氛围里,评奖过程公开不公开根本不可能杜绝质疑。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文学奖是整个中国社会缺乏互信的牺牲品。人们见惯了社会上种种暗箱操作、人情买卖、以权谋私、私相授受,这些现象是如此普遍,以至于人们不自觉地就会认为一切评奖都是如此,哪怕评奖过程公开了,也难以打消他们的疑虑。

要改变这种普遍的不信任,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所有评奖所能做的就是继续坚持公开透明,持续不断地评出佳作。拿作品说话,让文学奖回归文学,是赢得社会信任的唯一途径。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另类文学 网络文学 鲁奖评选 文坛乱象 2014年08月29日 08:24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