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傅高义:中美日“实现和平是最重要的”

“从日本国民的角度来说,他们也是二战的受害人,他们希望和平,极力反对军国主义,很想与中国搞好关系。”日前,美国社会学家、《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应杜维明先生之邀,在北大解析中美日三边关系。中国文学网获悉,在傅高义看来,中日关系的转折点是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邓小平希望中日关系改…

“从日本国民的角度来说,他们也是二战的受害人,他们希望和平,极力反对军国主义,很想与中国搞好关系。”日前,美国社会学家、《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应杜维明先生之邀,在北大解析中美日三边关系。中国文学网获悉,在傅高义看来,中日关系的转折点是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邓小平希望中日关系改善,希望日本文化可以进入中国。傅高义非常赞赏基辛格的对华策略,“从尼克松访华一直到现在,美国的基本看法是希望跟中国搞好关系,为了保护世界和平。”中美日三国的实力无论怎么变化,要记住“实现和平是最重要的”。



日本国民同为战争受害者,“二战”后极力反对军国主义

“二战”后日本人是怎么看中国的呢?我第一次去日本是1958年,在日本待了两年。美国跟欧洲国家占领日本到1952年才结束,因此1952年以后,日本人才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很多日本人都觉得日本在“二战”时期对中国做了很多坏事。他们也承认这一点,觉得应该道歉。同时,他们在“二战”时期也是受害的国民,东京死的人非常多。还有其他大城市,尤其是被原子弹炸过的长崎和广岛,死了很多人。所以从日本国民的角度来说,他们不仅仅是“加害人”,也是“受害人”,他们很想和中国人搞好关系。他们对自己的军队也反抗,觉得“二战”是很坏的,认为打仗没什么好的。所以他们觉得日本将来应该避免军国主义。日本老百姓是希望和平的。

“冷战”时期美国视中国为敌,阻止中日接近

“二战”后,很多日本人因经济关系跟中国接触比较多。他们的看法是:1945年后日本和中国经济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中国东北的重工业,如煤矿、钢铁等。他们很希望恢复“二战”以前的经济关系,但是美国不太愿意让他们这样做。从美国角度来说,“冷战”时期,中苏关系太密切,都是共产主义国家,是美国的敌人,因此美国不想让日本也和中国关系太密切。虽然美国军队基本撤走,但美国的影响力还非常大,所以能够阻止日本跟中国接近。在1971年基辛格访问中国前,日本跟中国的关系一直不太密切。

当时中国处理对日关系的一众人以廖承志为主。廖承志是一个很特殊的人,他是廖仲恺的儿子。廖仲恺在日本待了很多年,廖承志也在日本念过书。在中国政治局中,非常了解日本的人就只有他一个。现在中国的日本专家,比如说唐家璇、王毅等,他们的日文讲得非常好,也看过很多有关日本的书,但廖承志还不一样。廖承志从小就生活在日本,有很多真正的朋友,地位也非常高。所以从日本角度来说,虽然在五、六十年代跟中国的接触不多,但他们认为有一些中国人可以跟他们做朋友。

邓小平出访促使中美关系良好发展

1978年11月,邓小平访问日本,见到了天皇。这是日本天皇第一次见到中国领导人。1980年日本进行舆论调查,看国人对中国的态度怎么样。结果当时80%的日本人对中国有好感,邓小平对日本非常了解,希望跟日本做好朋友。希望日本文化能进入中国。但是1989年以后情况又有所改变,1992年中日关系就更坏了。

那么,美国人对中国又是怎么看的?我认为,1971年基辛格访华以前,美国与中国算是敌人,当时中美基本没有关系。美国也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就觉得是共产党主政的“红”国家,跟苏联关系太密切。但1971年以后,美国觉得应该跟中国搞好关系。所以继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正式访问中国后,中美的关系开始慢慢发展。1978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我花了十年时间研究邓小平,我的确认为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变好,邓小平起的作用非常大。

中美关系正常化后,邓小平访问美国非常成功。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跟卡特总统谈得很不错。随后,邓小平去了卡特总统住所,还去了德克萨斯,在那里戴上很大的牛仔帽。美国人都觉得那个人好像不是共产党人,可以跟他见见,谈谈话,交换看法,总之不是他们原来想象中的共产党人形象。

1980年代,中美接触越来越多,总的来说,美国是欢迎中国的。中国人说美国想遏制中国,但美国人不这样觉得。让这么多学生到美国念书,在中国成立工厂,支持中国产业发展……他们都不觉得是遏制,而是的确希望中国发展成功,世界能够和平。美国每四年举行总统选举。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即便总统人选改变了,但他们基本都是希望同中国搞好关系,我认为这是美国一直以来比较一致的共识。

美国如何面对崛起的中国:实现和平是最重要的共识

1990年代,特别是1998年美国炸掉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还有南海撞机事件等,中美关系比较紧张。包括后来的对台军售,使得情势更加紧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没想到中国发展这么快。2000年后,美国发现中国发展迅速,军费从1998年开始每年都是不断增加,于是开始变得非常小心。美国对军队看法和中国一样,认为军队责任就是保护自己的国家。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很自然的。同时媒体很多人讲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会使中美将来发生冲突,包括一些学者也这么说。

但我认为基辛格是对的。另类文学中了解到,从尼克松访问中国后,一直到现在,历任美国总统的基本看法是为了保护世界和平,应该跟中国搞好关系。不仅是美国总统,大多数美国老百姓的看法也是如此。所以他们认为,即使中国将来的经济实力、GNP(国民生产总值)可能会超过我们,我们也要用和平的办法对待,实现和平是最重要的。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网 另类文学 尼克松访华 和平 2014年08月26日 09:24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