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历史 > 正文

抗战时期延安是如何进行禁毒的

近日,两岸三地的演艺界明星接连因为涉毒被抓而成为舆论热点,一时间关于“禁毒”的话题讨论也是风生水起。其实,据网络文学了解到,早在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为了根除祸国害民的烟毒,就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查禁烟毒的专门性法规法令,内容涉及禁种、禁贩、禁售、…

近日,两岸三地的演艺界明星接连因为涉毒被抓而成为舆论热点,一时间关于“禁毒”的话题讨论也是风生水起。其实,据网络文学了解到,早在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为了根除祸国害民的烟毒,就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查禁烟毒的专门性法规法令,内容涉及禁种、禁贩、禁售、禁吸等各个方面,为边区的禁毒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其次,还先后成立了陕甘宁边区禁烟督察处和陕甘宁边区查缉毒品委员会等专门的查禁烟毒机构。当年这些雷厉风行的大规模禁烟禁毒运动,基本上遏制了毒品在边区的蔓延,革除了社会恶习,挖掉了人民病弱的祸根,从而保卫了边区人民的身心健康,维护了边区政府的声誉。

本文系1938年6月3日《新华日报》发表的一篇报道,摘录自史志诚主编另类文学《陕甘宁边区禁毒史料》(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这篇报道介绍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禁毒措施与效果,原题为《边区禁烟运动的成绩》,作者署名为湘潮。

今年的六月三日,是政府规定六年禁绝烟毒令的周年纪念日,当此国难严重的关头,禁绝烟毒的伟大意义,当更能易于为全国人民了解。因此,我们在今天来介绍边区禁烟的经验与教训于国人之前,当不是没有意义的吧!包括陕北、甘东、宁夏、东南的边区所辖地域,烟毒之深,在全国是仅亚于云贵等省。记得在1935年冬,仅就瓦窑堡所在之安定县的调查,烟民的人口比例,约为60%,其中不但有年富力强的少壮青年,也有年迈的白叟老妪,甚至还未成年的小童女孩,也有吸食鸦片者。鸦片产区则遍布于宁夏之河东五县,又甘肃东北10余县,亘至河套之陕绥边,达无定河流域止,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本来粮产便感不足,然而在1921年后(时井岳秀任榆林道尹)改植罂粟的耕地竟占1/3。由于烟毒的泛滥,不但剥夺了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向上心和劳动力,而且也更加深了农村经济的破产,使农民更加贫困化。

第一,边区辖地,前此所以蒙此创巨的烟毒原因,系由于那时候当地政府的“鼓励”,因为贫困的陕北人民,自足已感吃力,还要派粮饷派粮来供应浩繁的军需,加上地主们不能短少分文的租金,的确!种庄稼的老百姓,只好白白的赔折肥料农具,辛劳一年反而落得个“两袖清风”了。他们为了要生存,便不得不想法改种较粮食可以多值几个钱的罂粟,而在政府方面也可以多得一笔烟税,本算一举两便,可是因为交通不便,烟土不易出口,复因经济崩溃,烟民无资购买,臻销路闭塞,最后便只好自己来受用。第二,边区辖地,从前是看不见药铺的,农民一旦有病,除了照例的喝一碗酸辣汤,蒙被而卧,让他发点汗外,便借鸦片来治病,这种由治病而成瘾客的,的确占不小的数目。第三,由于以前文化过分落后,不但农忙之余,没有任何消遣的设备(连赌博也因大家一样贫穷而匿迹),终日闷坐炕沿,于是,“吃吃烟”,便不但成了没有事干时候的唯一消遣品,而且成了招待客人的“礼物”了。

1935年冬,八路军前身的主力第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目睹这种惨状,本救国救民之旨,采取各种办法,实行禁烟,经过了一度广泛而艰苦的工作之后,不到半年,烟民的人口比例,即已降低20%,于是劳动力陡然增加,耕地面积也随之扩大。到现在不到两年的期间,边区辖地上人民的心理,也从嗜好鸦片,一变以嫉恶如仇的态度来对待鸦片了,而烟民也从降低20%而将近绝迹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的成绩呵!

那么,边区政府究竟用了一种什么“神奇”的“法术”,而收到如此伟大的效果呢?

这办法便是:第一它不专门依赖于政府的权威,及其所发布的命令。而是依赖于动员广大群众,自觉的来认识禁绝烟毒的严重意义,有组织来执行禁绝烟毒的命令。第二,在政府方面,不用说事先有过一度的准备工作,除动员而外,还划出了相当的预算,用以统制鸦片的贩卖,及炼制戒烟药品之用。第三,政府方面统制了烟土的买卖后,更具体宣布了根绝烟毒的办法,规定:

(一)把吸鸦片当消遣成瘾者,10天戒断,10天以内,每日逐减吃食分量,10天以后,停止卖给烟膏,10天内所需的烟膏无力购买者,由政府供给(这种烟膏内已添入戒烟的药品)。(二)根本未成瘾的,责由父兄负责,督令即刻停止,勿再以吸食鸦片当儿戏。(三)因治病成瘾者,除贫苦人民由公家代为供给医药外,并规定了较长期间为戒断期。(四)年龄已高,或靠鸦片支持残命的病入膏肓者,暂准许照旧的吸食。

第四,全区内人民,大家都在自己的团体内,互相竞赛着。不吃鸦片的,相约比赛,以谁先劝服家人如期戒断者为胜;犯烟瘾的,也互相比赛着,看谁先戒断。机关团体方面,则制备了不少的奖旗奖品,奖励那些戒烟,和缉获私贩烟土的奸商者的有成绩的人们,而在政府机关报,以及其他报纸上都辟出篇幅,经常登载着戒烟运动的消息。

经过采用以上的主要方法,上下一心,鼓励风行的在约3个月后,便将那人们闻而咋舌的烟毒,驱逐了,消灭了,可是始终没有采用体罚枪毙的惩治,来对待过任何一个烟犯,而把烟犯从毒坑里解救出来,这不能不算是边区行政上一个大的成绩,而这些教训,也是值得大家研究参考的。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网络文学 另类文学 抗战时期 延安禁毒 2014年08月26日 09:0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