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93岁翻译家许渊冲:中国人就要有点狂的精神

自从7年前做完癌症手术,肠子被切掉一部分,如今已经93岁的翻译家许渊冲,一直在进行着一场赛跑,和疾病、和时间、和其他人。虽然他看起来老得跑不动了:背早已被压弯,细长的胳膊上黄斑点点、青筋凸出,脚步也变得细碎、缓慢又不利索。唯有说起翻译,他才会如年轻人般嗓门一亮:“诗译英法,全国我第…

自从7年前做完癌症手术,肠子被切掉一部分,如今已经93岁的翻译家许渊冲,一直在进行着一场赛跑,和疾病、和时间、和其他人。

虽然他看起来老得跑不动了:背早已被压弯,细长的胳膊上黄斑点点、青筋凸出,脚步也变得细碎、缓慢又不利索。唯有说起翻译,他才会如年轻人般嗓门一亮:“诗译英法,全国我第一。”他的翻译作品从文学名著《诗经》、《楚辞》到《毛泽东诗词》,从《李白诗选》到宋词元曲,再加上《包法利夫人》等文学名著,共有150多部。



8月3日,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二十届世界翻译大会上,国际翻译家联盟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授予了许渊冲,以表彰其“一直致力于为使用汉语、英语和法语的人们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这个每三年评选一次的国际奖项,首次颁给亚洲翻译家,也是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中国。

中国文学网获悉,一些翻译界人士认为,他翻译的《红与黑》胜过傅雷;许渊冲也不吝自我表扬,他认为自己正在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定能超过朱生豪或梁实秋的译本。在这位和翻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看来,能超越其他中国翻译大家,是“最高级的乐趣所在”。事实上,他的勤奋支撑得起这样的“野心”。70岁从北大退休,他的译作从20本,猛增到现在的150余本。这些各色各样的书,整齐地摆在他屋子里曾花15块钱买的旧书架上。

在一份英文感谢信中,没能去现场领奖的许渊冲,措辞优雅,语言谦虚:“我深感荣幸,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翻译工作的认可,也表明中国文学受到世界更多的关注。”而面对媒体采访,“壮志未酬的”许渊冲却毫不讳言地说:“算是翻了身了。”

这个佝偻着背的老人,一直扛着压力负重前行。他的头上,顶着别人按上去的多顶帽子:文坛遗少、恶霸作风、个人英雄主义,甚至有翻译同行称他是“提倡乱译的千古罪人”,说许渊冲“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那也要看我的瓜到底甜不甜!”老爷子一脸不屑。

许渊冲向来以好“论战”闻名。他和翻译家赵瑞蕻争论过《红与黑》的翻译问题,和许钧讨论等值翻译和再创翻译,和冯亦代讨论陈词滥调的问题,还分别和社科院江枫教授、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北京外国语学院的王佐良教授等激起论战。一提起这些论战,这个近百岁的老人思维变得极其敏捷,有时表情激愤,有时哈哈大笑,那双枯树皮一样的手一直在空中比划,还不时朝自己竖起大拇指。“他这心直口快,把人都给得罪光了。”许渊冲的夫人照君评价说,“他不要权,一个非常直、非常质朴、非常真情的人……他往往有什么说什么,有时候情绪来了,说的比自己想的还要过分。”

这种好辩的习惯,可以追溯到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期。当时以全省第七名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的许渊冲,因嗓门大被人称作“许大炮”。“我就是说话没顾忌。孙中山不也叫孙大炮吗?”他对这个外号不以为然,“我倒觉得这是提醒我不要乱说话,但敢说话还是好的!”“敢说话”三个字,没给他少惹罪。上世纪50年代的政治运动中,许渊冲在北京两所外国语学院教书。他当时提了三条意见:一说毛泽东思想是应该发展的;二说斯大林肃反杀害好人太多;三说“共产主义”翻译错了,原文没有“产”字。幸亏当时的领导认为他说的都是“学术问题”,没有给他戴顶“右派”帽子。但从那以后,许渊冲就再没摆脱过“狂妄自大”、“学霸”诸如此类的评价。

可许渊冲觉得自己狂而不妄。他引用孔子的话来解释,“狂者进取”。他觉得,“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自豪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是他的人生信条。这句话写在他书房的卧榻横幅上。

著名翻译家韩沪麟在论及许渊冲时说:“他能用英、法文把唐诗宋词翻译出版,就是硬功夫。”虽然,他并不完全赞同许渊冲的理论,但对他的“赤诚自信、锐意进取的精神”依然“表示深深的敬意”。

许渊冲对中国文化的自信,绝不亚于对自己的信心。“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独一无二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我们中国文化正在走向复兴,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我始终觉得,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文化脊梁。”他说。甚至,许渊冲从事翻译工作,就是为了实践他的翻译理论,力争超越前人的翻译,甚至在两种语言文化的竞赛中超越原作。

在照君看来,许渊冲这些年来一直过着西半球的生活。每天要在一台长城电脑前,工作到深夜两三点。写累了,老爷子就靠在工作室的一条窄窄的长沙发上歇歇。“我有时候看他晚上睡得这么晚,看看出气儿没有,是不是心脏停止跳动了?”照君对这种担心习以为常,“这么大年岁了,这么个工作量,你想想看。”

“先生”是照君常用的对许渊冲的称呼,有时说到兴头上,才忍不住冒出一句“这个傻老头子”。很多时候,在妻子眼里,这个“傻老头儿”就是个“老小孩儿”。每当老先生拗劲儿上来,他老伴也无可奈何。“他爱吃个方便面!我说这东西不好,他就说‘我就要吃!’”照君模仿起许渊冲的口气道。除此之外,这个生于民国早年的老人,对汉堡包和可乐情有独钟。尽管方方面面都照应,照君也有“不敢碰”的东西——许渊冲的手稿。在狭小的书房门边,整整齐齐摞着12个纸箱,旁边还有几个码放整齐的礼品废纸盒。“里面都是手稿。”照君说,“要我给整理了以后,那我家这么些,到处都是,那他找不到,他要跟你动刀子啊!”

在北大畅春园几十平方米的家里,这对夫妻度过了30多个春秋。屋子里装修简单,略有些昏暗,窗台下的墙皮已经开始褪色剥落。两人的结婚照,放在相册首页,结婚照片上,许渊冲风华正茂,照君皓齿明眸。“许先生很爱美的,唯美主义,他的整个的文学,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美。”照君夫人平静地说,“我天生地喜欢美,天生地追求知识,不喜欢当官,所以找到我先生。”许渊冲“总结总结这么五十多年”,也由衷地说:“照君啊,我想来想去,我找谁都不会有你好,我找了你是最合适的”。

动完癌症手术后,医生说他最多活7年。面对今年这个“大限”,许渊冲只是笑笑,“我还想再活7年”。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网 文学名著 翻译家许渊冲 2014年08月25日 08:43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