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推荐 > 正文

创新非遗保护四举措:让“遗产”真正“活”起来

据中国文学网悉:文化部昨日举行的首次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透露了近期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新举措。无论是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库房、档案室里的文献拍摄成纪录片,鼓励各地非遗表演或民间文艺进入文化馆站、文化广场,从而成为当地的生活和娱乐方式,还是提高非…

中国文学网悉:文化部昨日举行的首次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透露了近期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新举措。无论是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库房、档案室里的文献拍摄成纪录片,鼓励各地非遗表演或民间文艺进入文化馆站、文化广场,从而成为当地的生活和娱乐方式,还是提高非遗产品创作设计水平鼓励衍生品开发,其目的只有一个——让遗产真正“活”起来。

——不赞成把传统村落老街老宅变成没有原居民的“空心遗址”

非遗的人、技、艺、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因素共同依附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像意大利等一些国家很早就提出,在保护遗产的时候,必须同时保护原有居民的生活方式,必须强调整体的保护。”马盛德说,“我们不赞成在古镇古村落改造的过程中把原住居民赶走的做法,把传统村落、老街、老宅变成没有原居民居住的空心遗址。我们将从非遗的角度加强对传统街区和村落的保护。”

——国家级传承人每年1万元是传习补贴不是生活补贴

网络文学了解,2008年以后,中央财政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提供8000元传习补助,2011年以后提高到10000元。

马盛德说,对补助经费,文化部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怎么使用有详细规定。他强调,传承人10000元补贴是传习补贴,不是传承人的生活补贴,也不是救济补贴。一方面资金一定要足额到位,同时强调传承人必须很好地带徒传承。

“过去传承人社会地位普遍较低,手工艺者叫做匠人,表演艺术从业者的名称也不太好听,如今国家认定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中央财政给予补助,这些举措带给传承人很大荣誉感,激发了传承人对自己文化的珍惜。”马盛德说,我们会继续完善这笔钱的管理方式,把它真正用在刀刃上。

另据介绍,针对传承人和保护工作人员大部分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审美境界、创意设计存在一定局限的问题,文化部将对其开展大规模培训。

——让非遗衍生品开发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文化部将鼓励非遗衍生品的开发,拓展与丰富非遗的主题及表现形式。“针对当前非遗产品的创作生产中仍然存在着主题较为单调、表现形式单一、体裁和风格较为老旧、作品互相模仿等问题,我们希望和期待提高非遗产品的创作设计水平。”马盛德说,把传统因素转化成丰富多彩的现代品牌,让更多的非遗元素进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让非遗衍生品的开发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此举可提高传承群体的收入,提高非遗生产行业的行业自尊,从而吸引大学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进入非遗生产性保护领域。

另外,为加强非遗保护与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改进,文化部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和企业建立非遗保护生产技术的研究机构和重点实验室。

——完善国家级名录项目“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

据介绍,文化部将建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评估制度和监测体系。马盛德说,每一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申报时都制定了保护规划,国家的法律规章也对这些项目的保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划和规定执行得怎样,要建立一个评估制度,以自我评估为主,发布评估报告,接受社会监督。项目评定之后,保护传承得怎样,也需要动态监测。建立评估制度和监测体系,目的就是继续完善国家级名录项目“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另据了解,文化部拟会同有关部门,今年下半年研究制订工作方案,明年在全国进行一次贯彻非遗法的执法检查,回应社会的期待,纠正和解决执法不严、监管不力、保护责任不落实等问题。



(文化责编:宋萌 )
标签:中国文学网 网络文学 非遗保护 2014年08月21日 09:20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