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90岁金庸新书收录近千万政论文字 遗憾手稿遗失

从广州朗声图书了解到,90岁高龄的金庸先生的新书《明窗小札1963》于今天(8月16日)12:30~14:00在羊城书香节琶洲会展中心隆重首发。大师笔下的真实史料《明窗小札1963》在国内还是首次与读者见面,被称为具有百科全书的风格,卓越的史实、大师的文笔,是中国杰出报人的文章典范。本书辑录了金庸于1963…

从广州朗声图书了解到,90岁高龄的金庸先生的新书《明窗小札1963》于今天(8月16日)12:30~14:00在羊城书香节琶洲会展中心隆重首发。



大师笔下的真实史料

《明窗小札1963》在国内还是首次与读者见面,被称为具有百科全书的风格,卓越的史实、大师的文笔,是中国杰出报人的文章典范。

本书辑录了金庸于1963年在专栏中发表的193篇社论、时评与漫谈等杂文。金庸数十年新闻生涯中近千万字的政论文字,一直没有结集出版。两年前,金庸的秘书受命搜集、整理金庸上世纪六十年代撰写的专栏文章。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金庸用“徐慧之”为笔名撰写的“明窗小札”专栏。这一专栏从1962年12月开笔,持续到1968年10月,除1967年间中断几个月外,几乎每天一篇。

文学名著教我们金庸秉持“明辨是非,客观中立”立场,可谓眼观全球,心怀民众,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而文风朴实简洁,观点鲜明犀利,见解独特新颖,尽显大师风范。

遗憾手稿遗失

该书责任编辑李以建介绍:收集齐全金庸发表在《明窗小札》专栏上的文章实非易事。原因有二:其一,资料室虽保存有原版,但因为当年印刷的纸张质量欠佳,时隔50年,已极易脆裂,基本无法翻阅,更谈不上复印和翻拍,所幸多年前资料室为保存而专门制作了一套较完整的缩微胶卷。其二,所保存的原版,早期的残破和缺失甚多,尤其是很多报纸都出现被人剪裁的痕迹,留下一个个无法弥补的大窟窿。

金庸先生基本上不太留存手稿,无论他为香港报刊,还是外来的邀约撰稿。从中国文学网可知,目前所存大多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由秘书负责保留的。至于上世纪50~70年代的,几乎都无法寻觅到。由于当时都是用铅字印刷,金庸先生每天写好文章后,就交给排版工人,由他们挑选铅字排版印刷,经由这些后,等到送去付印之时,那手稿可能已经揉皱到无法辨认,或是残缺破裂了,根本无法再收存保留。

优编小喇叭:

金庸(1924年3月10日—),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1999~2005年曾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后并入华东政法大学),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创作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及《越女剑》等15部武侠小说。

金庸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其作品艺术成就高、影响力大。历年来金庸笔下的著作被改编为多部电视剧、电影、广播剧等。



(文化责编:张露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