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香港书展:哪里不一样?

7月20日中国文学网,香港会展中心,第25届香港书展第5天。我揣着一张各路人等开出的长长书单,和即将在心目中神圣殿堂开讲座的小兴奋,听完作家黄碧云和董启章的讲座便奔赴展厅。一个小时后,我只完成了一半的买书任务便匆匆逃到走廊上————太挤了,是那种好久以前体验过的、高峰时段广州地铁三号…

7月20日中国文学网,香港会展中心,第25届香港书展第5天。我揣着一张各路人等开出的长长书单,和即将在心目中神圣殿堂开讲座的小兴奋,听完作家黄碧云和董启章的讲座便奔赴展厅。一个小时后,我只完成了一半的买书任务便匆匆逃到走廊上————太挤了,是那种好久以前体验过的、高峰时段广州地铁三号线的挤。

过了两天我看到统计数字:今年香港书展,入场人数超过101万人次,创历届之最,比起25年前的20万入场人数翻了五倍。来的人并非光看不买,这100多万人的人均购书金额为987港元,非常惊人。我丝毫不怀疑这些数字,因为这次真的比我以往任何一次来书展看到的都要火爆。

从六七年前开始,我每年都会把香港书展列为整个夏天的一件大事,想方设法安排时间,一直以来都是热心看客,今年却多了一重身份————我和三位朋友被邀请举行一场名为《当“爱读书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主题讲座,我们的“爱读书会”是一个自发组织的读书沙龙,从2009年到现在已是第五年,举办了101期活动。香港书展的邀请对我们来说真是一件特别荣幸的事。

讲座是香港书展中的一大亮点,很多人除了看书买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听讲座。在这里,总是能亲眼见到各路大神真身,与他们靠得前所未有的近。今年,在活动举办方面书展也创新高,共举办活动500场,其中在会展中心场内举行的就超过300场,包括讲座、新书签售和各类现场活动。而名家讲座部分,有来自内地、台湾和香港本地的作家,也有来自英、美、法、日,来自台湾的李敖父子和最负盛名的海外中国作家严歌苓都吸引近千人出席讲座。还有白先勇、阎连科、冯唐、吴思等作家人气都非常旺,日本直木奖得主中岛京子以及Sanrio设计师山口裕子,美国的BarbaraDemick、英国的PeterSuart、SusanBarker和法国的DavidFoenkinos等都很受欢迎。

作为出版从业者,我早就习惯了书展是由出版集团、宣传部等文化或官方机构来主办,而香港书展是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这个归属本身就带上了强烈的香港色彩,清楚地表明主办者的立场————书展不光是文化活动,更是事关香港经济发展的大事。为什么会由贸发局来做这件事呢?香港贸发局展览事务部经理吴文慧小姐告诉我,这有一点历史原因,首届香港书展是1990年6月举行的,出版界希望有一个理想的平台推广书籍,而当时落成不久的香港会展中心,正好提供了一个设备完善的场地,于是贸发局就决定在这里举办首届香港书展,并一直办下来。香港贸发局是一个推广贸易的机构,日常的工作多以推广商业和贸易往来为主,对文化与出版其实算外行,吴文慧说:“文化不是我们的强项,要确定几百项的文化活动内容,再付诸实行,并不容易。所以我们邀请了一班来自文化界、出版界、教育界及传媒界的朋友,组成香港书展文化活动顾问团,出谋献策,才能使这么多活动顺利进行。”我觉得,贸发局对文化的距离感,是劣势也是优势,如果由其他的文化机构来举办书展,在文化方面可能会呈现其他一番景象,但绝对不会像今天这样成为所有人的书展。

香港海港城也是香港书展的合作单位之一,双方的合作从2010年开始,今年是第五年。海港城负责推广与市场的助理总经理谭嘉莹告诉我,最开始,双方的合作比较浅层,只是互相运用对方的推广平台做一些宣传,去年海港城开始为书展策划一部分主题讲座,主题是“旅行”,今年的主题是“写意生活”。去年陈坤关于《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的分享,和今年我们关于“爱读书会”的分享都属于这一部分。

书展定位完全以读者为本、以所有参观者为本。作为内地参观者十分幸运,有专门的“持内地通行证通道”,不用排那恐怖的长队,票价也只要10港元(正常票价是25港元)。入口处还有业内人士登记处,作个两分钟的登记,就可以获得一张七天无限次出入的胸卡。最让人惊讶的是登记的简便,不用任何证件,完全没有人置疑真伪,让人感觉到诚信社会的可贵。

为了将人潮分流,主办方特别规定上午入场有10元的特殊票,鼓励人们上午入场。晚上则开放到10点,周末甚至延至午夜12点。每天我们晚饭前离开,都看见门口排着超长的队伍,这样的时间安排,完全是为吸引更多读者而设,香港人工作那么勤奋,上班族基本不可能用上班时间来看书展,100万的人流,恐怕一大半都是晚上和周末来的。这样的书展,才真是普通香港人的书展。

书展分为几个大区,港台出版社占了最大的区域,最醒目的是天地、明报、三联、中华书局等几大出版机构,都占了入口处正面很大的展位。天地出版公司的业务发展经理陈志全告诉我,今年书展上他们卖得最好的是作者马仔的漫画书《我的低能旅行2》,到书展第五天已售出超过一万本,另外,一批出名已久的作家,如亦舒、黄碧云、翁静晶等人的书非常畅销,还有冯唐的《素女经》也卖得很好,不过主要是内地客人买走的。

香港中华书局卖得最好的书与香港本地文化相关,排行第一的是一本叫《老饼潮语》的书,以香港方言为内容,编辑出版部高级经理黎耀强对我说,这本书畅销程度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已经完全断货,一本都找不出来了。他们排在畅销榜二三位的是《港岛海岸线》、《香港电车叮嘱110年》,现场分别卖了数百本,都是关于香港历史的图文书。

三联书店的销售排行前三名分别是《猫猫圆圆正好眠》(一本关于猫的有趣漫画)、《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演艺圈人士对梅艳芳的回忆)、《彩色香港1970-1980》(香港历史图文书)。

一位广州另类文学出版界资深人士托我买一本白卷出版社的《有一种幸福叫忘记》,说今年非常火。白卷是个不大的出版社,找他们的展位颇费了一些力气,不过在找到出版社之前我就买到了,因为它真的太火了。在一个发行公司的展位上,工作人员告诉我,不用找书,直接排这个队就行了,付了钱就会拿书给我,也就是说,他们专列了一条队伍用来卖这本书。在整个书展上,得到这种待遇的书恐怕仅此一本吧。拿到手翻了一下,是一个叫邝俊宇的小伙子写的,感觉很像张小娴与张嘉佳的合体,非常唯美浪漫的爱情散文,购买人群也以少男少女为主。

除了畅销书,也有许多社科人文类书籍,还有很多人是专程来买一些内地买不到的书的。场馆里有许多人背着大背囊、拖着拉杆箱来买书。也有些人是来看书的,场馆边上,有人席地而坐,自在地吃着喝着读着书,像来郊游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展馆旁边有许多饮食区,选择多多,舒适方便,在这里混一天根本不是问题。

每次到香港参观书展,对我来说都是一次超浓缩的文化旅程。这样丰富而有趣的书展,也是每个爱书人的夏日嘉年华。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香港书展 另类文学 中国文学网 2014年08月08日 14:57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