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华语文学网在沪上线 余华:愿尝试网络写作

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华语文学网2日在此间上线。王安忆、叶辛、孙顒、赵丽宏、孙甘露、金宇澄等上海作家,以及余华、苏童、格非、马原、阎连科等知名作家向华语文学网授权了自己的作品,一些内地知名文学杂志也予以授权。香港的吴正、陶然,台湾的施叔青,旅居和侨居海外的知名作家聂华苓、卢新华、…

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华语文学网2日在此间上线。

王安忆、叶辛、孙顒、赵丽宏、孙甘露、金宇澄等上海作家,以及余华、苏童、格非、马原、阎连科等知名作家向华语文学网授权了自己的作品,一些内地知名文学杂志也予以授权。

香港的吴正、陶然,台湾的施叔青,旅居和侨居海外的知名作家聂华苓、卢新华、虹影、陈谦、张翎、李彦、林湄、赵淑侠、穆紫荆、朵拉等,也都把自己的作品直接授权给了华语文学网。

作家金宇澄和余华当天就“传统文学的网络化生存”展开探讨。

金宇澄的《繁花》可说是2013年最风光的小说,销量惊人,并横扫各地华语文学奖。这位50多岁的文学杂志编辑起初是匿名在“弄堂网”上写,是少数进入网络写作的“50后”。

金宇澄认为,如果不是网络写作,每天忙于看稿的他未必能写完这部长篇。读者的阅读、参与热情,赋予他一种责任感和超常的写作状态,他们的意见也直接影响了人物的命运。此番由于出版社的版权问题,金宇澄授权的正是《繁花》的网络初稿。在华语文学网,读者可以看到此书最初的面目,研究网络对文学写作的影响。

金宇澄表示,网络互动写作有点像过去连载小说,使作家早一步面对读者,在写作中他始终存有为读者着想的心理。这种草稿公开化的“热写作”方式,是许多传统文学作家目前所不习惯的。

刚出版新作《第七天》的余华,坦言自己非常愿意尝试金宇澄式的网络写作。他透露,自己会到一些知名售书网站去看读者的评论,发现对于自己的小说,读者无论说好说坏都很有见地,甚至能指出责任编辑都没发现的漏洞。此番写作《第七天》也受到网络的影响,不仅许多素材来自网络,一些句子如“你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相信”被读者指为典型的网络用语。

余华介绍说,在西方也有作家边写边与读者交流的例子,如果没有读者互动,那么传统写作和网络写作的区别就仅剩写完书稿是传给编辑还是发到网上了。不过一些评论家也指出,《繁花》写作有其特殊性,它的读者对上海文化、语言和经验有高度认同。如果创作一开始就被乌合之众痛批,那就会收获完全不同的结局。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华语文学网 余华 网络文学 2014年07月06日 07:5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