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刘再复:李泽厚的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

李泽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我可以谈一天,谈一本书,但要简单地回答,反而很困难。在两三分钟里,我只能即兴地说,李泽厚是一个性格特异的人,一个手不释卷的人,一个整天活在“思想”中的人,一个极善于思考却极不善于交往的人,一个内心极为丰富但表达时却近乎“刚毅木讷”的人,一个只会讨…

李泽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我可以谈一天,谈一本书,但要简单地回答,反而很困难。在两三分钟里,我只能即兴地说,李泽厚是一个性格特异的人,一个手不释卷的人,一个整天活在“思想”中的人,一个极善于思考却极不善于交往的人,一个内心极为丰富但表达时却近乎“刚毅木讷”的人,一个只会讨论问题而不会聊天(或不喜欢闲聊)的人,一个只“思索上帝”但绝不“接受上帝”的人,一个喜欢喝酒、喜欢“美食”却从不进入厨房、一辈子也未曾煎过一个鸡蛋的人,一个勤于思精于思却不爱体力劳动的人。

我还可以说他是一个知识很多、朋友很少的人,一个哲学、历史、美学、文学都“很通”但人情世故却很“不通”的人,一个能够把握“时代”脉搏而往往不识“时务”也绝不追赶“时髦”的人。他的性格实在是很“孤僻”的。他除了喜好喝酒之外,还喜好旅游与散步。旅游时喜欢追寻文化遗迹,并不热衷“自然风光”。

除了下雪与酷热,他几乎天天都散步,每星期还去游泳一次,冬天可以在寒冷的游泳池里游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在高温的“桑拿浴”里也很经得住煎熬。他每天都喝一点酒,可惜无人奉陪,真的是“独酌无相亲”。

李泽厚的学术包括哲学、文化学、伦理学、美学、思想史研究等等,内涵极为丰富广阔,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他是一个真有原创性又有体系性的思想家,仅就他提出的独特的学术命题如“历史本体论”、“西体中用”、“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的二律背反”、“乐感文化”、“儒道互补”、“儒法互用”、“巫史传统”、“情本体”、“度范畴”等,就说不尽。这些命题并不是都有争议,但也确实并非得到“普遍认同”,其中有些理念,如我们一起提出的“告别革命”,就被香港《明报》的一篇文章评为“两边不讨好”。我们本就采取“价值中立”的知识立场,只对历史负责与对人民负责,面对的是真理,“两边不讨好”其实很正常,何况我们也不想讨好哪一边。

李泽厚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我们自身很健康很强大,不必媚左也不必媚右。你知道吗?2010年纽约NORTON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哲学选本(题为“THEORY&CRITICISM”理论与批评),选了二千多年来世界最优秀的哲学家148名,从柏拉图、亚多斯多德到康德,李泽厚也入选。其中144名都是西方哲学家,东方入选的只有4名。《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也被考虑,但最后入选的只有李泽厚。美学家选了十三名,平均两百年一个,其中也有李泽厚。此事对于中国,可能并不在乎,但对于我,则是天大的事,其意义绝不亚于高行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要说“大国崛起”(我并不喜欢用这一概念掩盖问题),这就是“崛起”的一种象征,我的朋友李泽厚、高行健、莫言的名字都是象征。要珍惜呵,我常对自己说。所以我总是痛斥抹黑他们的人。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拥有坐小车的权利,常常利用这一职权去拜访李泽厚,向他请教。三十年来我的灵魂因此而生长了。可惜我们的国家并不认识他,以为他是“自由化分子”,真可笑。我说这些事,是为了说明,李泽厚并不需要讨好谁,没有谁足以让他去讨好。对于我而言,极左极右都是深渊,唯一的正道是中道,这也正是李泽厚讲的“度”,“度”不说概念,而是实践。李泽厚的学术太深厚,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说清。仅仅他的美学,我就写了《李泽厚美学概论》,这之后我又写了《李泽厚哲学体系的门外描述》,但是,写了这么多还是觉得言犹未尽。去年我曾想再写一本《李泽厚伦理学概论》,觉得这比美学概论更重要,但终于因为力不从心而作罢。我自己正在写作《文学常识二十二讲》,还得讲课,实在忙不过来。

西方有一个“康”,即康德;东方也有一个“康”,即康有为。论精神资深,康德对李泽厚的影响大大超过康有为的影响。记得李泽厚有篇文章的题目是“循康德马克思前行”,西方这两位伟大哲人对于李泽厚显然更为重要。不过,说李泽厚与康有为“同道”,还是说得过去,因为李泽厚也是“改良派”,也主张要改革不要革命。何况,对康有为的研究,乃是李泽厚学术的出发点。

1955年,李泽厚23岁时就在《文史哲》杂志上发表“论康有为的《大同书》”。此时李泽厚还在北京大学读书,文章发表于工作分配之前。这篇文章虽然也受当时崇尚革命的时代风气所影响,但还是肯定《大同书》是一部具有“卓识远见的天才著作”,对于康有为的许多启蒙主张,李泽厚也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李泽厚对我说,康梁二人都不简单,但康的思想更具有原创性。在《告别革命》中,李泽厚明确地说:“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创造性的伟大思想家”,评价极高。平常谈起康有为,他也是如此肯定,而且还多次告诉我:康有为那种“虚君共和”、“君主立宪”的思想在当时很有道理,过去总是说康有为错了,这个大案似乎可以翻一翻。《告别革命》实际上已“翻”了一部分。

李泽厚在这个时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的理性人文思索,包括理性的政治思索,理性的哲学思索,理性的伦理思索,理性的大文化思索。他最宝贵的价值是他的思想完全扬弃情绪,极为理性。在中国,几乎找不到另一个人可以和他相比。四九年之后至今六十年的中国学术,存在着两个基本弱点:一是笼统;二是情绪化。而李泽厚完全没有这两个弱点。他的思想总是带有历史的具体性,而且总是很理性。因为理性,所以他的判断总是很准确。一个优秀的学者,应当“学”、“胆”、“识”兼备,李泽厚就是三者兼备的人。在“学问”的前提下,既要有“胆”又要有“识”,才能构成“境界”。胆与识,缺一不可。可是现在多数学人,往往是二缺一或二者皆失。李泽厚去年告诉我说:经济改革比政治改革难,首先得把经济改革搞好。后来他把这一见解发表了,遭到不少骂。其实,敢于发表这种见解,倒真的是有胆有识。

有人说李泽厚已经过时了,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李泽厚不是已经过时,而是未被充分认识。或者说,不是“已经过时”,而是“尚未到时”,他的思想恐怕还得三十年或五十年之后才能被充分认识。说李泽厚已经过时,完全是浅薄之见。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李泽厚 内涵 美学 2014年07月05日 09:1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