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严歌苓:写作于我是一种需要

严歌苓在《陆犯焉识》里把自己两个爷爷的故事合在了陆焉识身上。一个是亲爷爷,留洋10年,会几门外语,16岁上大学,25岁读完博士。1937年淞沪会战后,日军占领上海,40岁的爷爷自杀了。一个是爷爷辈的亲戚,在青海的高原监狱里待了27年,就是后来小说里“大右派”、“老无期”陆蔫识待的那个监狱。这…

严歌苓在《陆犯焉识》里把自己两个爷爷的故事合在了陆焉识身上。

一个是亲爷爷,留洋10年,会几门外语,16岁上大学,25岁读完博士。1937年淞沪会战后,日军占领上海,40岁的爷爷自杀了。

一个是爷爷辈的亲戚,在青海的高原监狱里待了27年,就是后来小说里“大右派”、“老无期”陆蔫识待的那个监狱。这个爷爷把当时的生活细节写下来,给严歌苓看。




严歌苓想写下这个故事,想了20年。直到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的一个好朋友说认识青海司法部门的朋友。严歌苓终于被带到了那个已经颓塌的监狱。“我从那个时候才找到一些感觉。”

严歌苓觉得亲爷爷要活到后来,一定是书里的类似命运。他是极清高的人,结党拉帮在他看来是不上路的。他想保持独立和自由,但是非常非常难。“你不做他的朋友,就是他的敌人。你要是他敌人的敌人,又成了朋友。1930年代上海学界作风复杂,几个派互相斗,大量文争,让我爷爷非常失望,谁都不想投靠。他是学政治的,又看到国民党腐败。觉得政治和教育都救不了中国。”严歌苓说,“他在对自己婚姻、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巨大悲哀当中,可能后来患抑郁症了吧,就自杀了。”

电影《归来》从小说《陆犯焉识》波澜跌宕的五六十年里截了最后一小段,再把这一小段的情绪意味简化许多。或许,简化也是一种纯化,会有跟复杂不一样的能量。

自由是不可以不假思索去接受的

问:你有讲过,陆焉识一直寻求一种知识分子式的自由,还有冯婉喻一辈子也特别缺自由,这个自由反而在她失忆后实现了,她一辈子端庄,失忆后才可以在不愿意的时候破口骂人,甚至连衣服给她的不自由她都不要。可不可以说,自由对你这本书来说是一个很重的主题?

严歌苓:对,非常重要的主题。我这个主题从很早很早开始,一再思索,一再玩味。比如说我1995年写《扶桑》,一个性奴隶,我有一句话就是说:她虽然跪着,但是她宽恕了所有站着的男人。她内心的那种自由,不是人家可以给她的,也不是谁可以拿走的。像美国人要拯救这种不幸的女人啊,基督教精神啊,救赎精神啊,但是扶桑那种复杂性,她那种博大,像土壤一样,被践踏但永远也无法伤害她。后来我给陈凯歌写的《梅兰芳》剧本里,也提到了自由。凯歌当时说,歌苓我发现你对自由的追求挺连贯的。

问:你觉得自己现在追求到自由了吗?

严歌苓:应该说我现在是最自由的人吧。但是,还需要有一些技巧来维护自己的自由。比如说越来越多的媒体活动或者什么,会剥夺你的自由。它们会在下意识当中影响你对自己的看法。比如评论家说我的文字风格怎么样,我下意识会觉得他们说我那样写好,那么我继续那样写。忽然冒出这个念头我觉得很可怕,因为这就是在失去自由。

还有媒体,看到我在什么地方说了什么,会觉得这次说得挺愚蠢,那次说得挺好,种种反馈回来会在你的潜意识里形成一些东西,让你觉得似乎在被什么左右着。这种身不由己就是自由失去的开始。

问:就是你面对所有对你的判断,都保持一种警惕?不论表扬或批评?

严歌苓:哈哈,不是警惕,是企图不为所动吧。我有一些可以保护自己自由的方法。比如说我不会上微信,不会写微博,不会被谁的好话、谁的坏话弄得一喜一悲。特别是我选择在国外住——当然也有其他的客观原因——这个还是挺保护我的,至少有时差,别人不大可能在白天给晚上的人打电话。这就给我一定的自由度。还有我在写作的时候,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关机,把整个世界屏蔽在外面,绝对保持一种独立清醒的思考状态。

我现在认为的一种自由,就是你所有的东西都要经过自己脑子,从来不可以不假思索地去接受,特别对搞艺术的和尊重知识的人来说应该这样。中国现在流行的语言哪,风气呀,所有这些东西你都要去怀疑一下,然后思考,然后或者接受,或者不接受,或者把它作为一个写作必须知道的知识,保存起来。

二十多年的分离是不可能不留下痕迹的

问:书里的陆焉识是一个有一些复杂性的人,跟妻子的感情也是浪子回头型的。但在电影《归来》里,陆焉识更偏向于一个完美的人,跟妻子也是从头到尾都特别爱,看不到感情从何而来。你自己喜欢这种偏向完美化的改编吗?

严歌苓:书有比电影大5倍的容量。你可以写到他做浪子是一个阶段,回头又是另外一个阶段。基本上经过了一个民族的苦难,他才悟出了自己对妻子实际上是爱的,他的妻子实际上是最有价值的一个女人。如果电影要把这些都讲的话,大概需要上中下集,最少是上下集,像《日瓦戈医生》那样。就是《日瓦戈医生》也没有办法讲得很全面,它讲革命的那些地方都是很漫画式地概括了。

我觉得导演肯定是因为这样,他得找一个最能在100分钟体现出来的东西,其他许多故事放到背景去处理。两个人由于苦难而形成的这种错位的爱情,这种相互呼唤和愈合的情感。一切破碎得不得了,记忆也那么破碎,情感也那么破碎,整个国家刚开始擦干身上的血迹站起来,也那么破碎,这种很破碎的东西在这个电影里还是体现得挺多的。我觉得要是正面去展开的话,近乎不可能。

问:你书里的女性一贯是玲珑多姿的,就算隐忍,也可以感觉到她很有情趣的那一面。但张艺谋导演比较北方范儿,她的女主角都是那种隐忍起来很硬朗的。电影的场景也从上海改到有大雪的北方,气氛会变得不一样。你怎么看这种变化?

严歌苓:刚刚说这个事的时候,陈道明也是特别遗憾不能把它放在上海。张艺谋导演是个北方人,觉得自己拍上海会拍出来不太地道。这种上海的故事,在北方是有一个城市会比较相近,那就是天津,所以他这个故事放在天津拍。现在看起来它是3个人比较密封的空间,有时候你感觉到它是一个很写意的空间,就像在戏曲里面。我觉得大部分时候已经难区分一定是北方或南方。

巩俐的样子是比较明显的一个北方女子。我奶奶的气质是跟她完全不同的。我奶奶是一个水乡女子,非常娇小秀气,非常白皙,单薄之极,可能跟我的外形比较像。但巩俐演得那么好,那么完美,那种感觉、节奏。每一个动作都是在你期待中的那样准确,过一分都不行了,她就是那么准确。我觉得她就是冯婉喻,把她演活了,不管外形是什么样子。

问:有没有想过如果自己是电影编剧,会怎么改小说《陆犯焉识》?

严歌苓:我想我会把女儿的哥哥加进去,因为这个哥哥是最不能接受他父亲的。他一家人对陆焉识归来的反应是很残酷也很幽默的,我比较欣赏我这篇小说的那种幽默感。这种故事和人物,这种调调,天伦的关系都被异化了,父亲和儿子之间的那种不接受、那种嫌弃。父亲是个劳改犯,他回来了,虽然他是被冤枉的,但是他和这个家格格不入,他是一种异物。比如说,哥哥要把父亲所有衣服煮一煮,特地买的新衣服也不行,也得煮一煮。这种接受中的不接受,其实到最后也没有接受,陆焉识最后还是走了。这种荒唐、幽默、残酷。这二十多年的分离是不可能不留下痕迹的,不可能他被一个家庭就这样容易接受了。所以我会把这一点加进去。

我觉得张导有自己的考虑和设计,他的调调没有定在这种上头。现在的样子,更加爱情至上吧。他把这两人的感情,唤醒和愈合,推到极致了。他每一段的桥段都把它写到极致。我觉得特别痛快过瘾。

写作是一种需要

问:你以前说过好多次,说自己不想再做编剧了。从什么时候开始说的?

严歌苓:早就不想做编剧了。我觉得我没什么天才做编剧。再说我这么爱自由的一个人,什么都想按自己的意图实现我的艺术创作,很多时候做编剧是要按照导演意图的,你要理解他想要个什么样的电影。所以有时候跟我的自由观是有冲突的。

问:但好像你还是经常在做编剧。

严歌苓:对,原创的还是写,比如说电视剧,我只写一稿,第一稿就像长篇小说一样,制片方他们拿去,如果需要改,那跟我没什么关系,我不参与的。如果再让我跟着改,我绝对不会干。你知道要是卷到剧组的工作里,你要跟着它的进程来生活,而且可能把你弄得背井离乡,跑到北京跟他们聊剧本之类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的女儿才10岁,教育她也是一个很重大的任务。

问:那你不会介意交出去的剧本被改得面目全非吗?

严歌苓:那当然是跟你很信任的导演合作,做出来跟我的原作相差不会特别远的。相差太远的,我反正不看。

问:你是真的每天早9点坐到下午4点写作吗?

严歌苓:基本上是。写完了当然会放一段时间假。在每个作品的创作中,除了礼拜天我会放假,其他时间都是这样子写。

问:会有写不出来的时候吗?或者写几行就不要了。

严歌苓:有啊。像《陆犯焉识》我有10万字不要了,都没有关系。你还处在一种敏感的创作状态下。我很喜欢这种创作状态。让我感觉到我生命是有浓度的,有一种比较有凝聚力的精神。对所有事情都爱想,反应起来很快。如果处在一个放假状态,比如说我前一阶段就放假四五个月,到处旅游,很快就发现不是特别喜欢这种状态,特别懒散,脑子逐渐不那么爱思考了。每天都该有个时候什么都不想,脑子什么信息都不去处理,但只能很短暂,比如说30分钟,像打坐一样。要是时间一长,我觉得就不是那么舒服了。就像过去的舞蹈演员,很长时间不练功就觉得自己笨重和僵硬。

问:你创作力特别充沛,几乎每一两年就有一部长篇。你这么多故事来源从哪里来呢?

严歌苓:我都是听来的。我特别爱听人家讲故事。对一个故事感兴趣,我就去找相关的人,如果找不到,或者不够,那我就不会写,就放着。我会做很多笔记,很多故事断断续续写下来一些细节、一些信息。有时候过了几年,我翻开看,还是很让我激动,我会再继续去找足资料。如果觉得我当年这是为什么呀,就算了,不要了。

问:一般一本书你要调查准备多长时间?

严歌苓:可长可短。像《小姨多鹤》,我是在1978年还是1979年听到这个故事的,我一直有兴趣,但一直没条件,哪有这么多钱去请日本人帮你。一直到我舍得花这钱了,也有这钱了,去日本住在小山村里,找感觉,听故事。都是那种特别地道的日本老爷爷老婆婆,特礼貌的那种。要请懂英文和日文的翻译陪着,挺贵的,但是非写不可啊。

觉得这些故事都有它自己的成熟期,你到了一定时候就觉得非常想写这个故事,就开始写了。《陆犯焉识》也一样。人的阅历和心智成熟到了这个地步,你对自己家族开始好奇,对家族的好奇和对自己的好奇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回事吧。

问:你一年的时间有多少是在写作,有多少是在积累素材?

严歌苓:我写一部作品的时间,是在给下一部或再下好几部作品做积累。比如新出书写赌博的,要看百家乐(赌场的一种赌戏)的资料、历史,读大赌徒的传记。这个一定是我在写《陆犯焉识》的时候就开始了。交错着来吧。

问:不会影响你当时在写的作品?

严歌苓:不会呀,那就变成业余的一种消遣了。晚上读一读,做做笔记。很有趣,很开心的。

问:除了写作你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严歌苓:看电影呀。和女儿玩呀。

问:有没有写到某个岁数就退休的打算?

严歌苓:那怎么可能呢?写作对我不是一种工作,是一种需要。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严歌苓谈写作 《陆犯焉识》 2014年05月26日 17:0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