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对鲁迅的三大疑问

鲁迅为何在教材中“敏感”?长期以来,鲁迅作品的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我们给学生的是概念化的鲁迅”。高明勇:不久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专门回应了社会上有关教材中“鲁迅文章大撤退”的提问,表示“没有做太大的调整”。你作为研究鲁迅的知名学者,对有关“教材中的鲁迅”问题…

鲁迅为何在教材中“敏感”?

长期以来,鲁迅作品的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我们给学生的是概念化的鲁迅”。

高明勇:不久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专门回应了社会上有关教材中“鲁迅文章大撤退”的提问,表示“没有做太大的调整”。你作为研究鲁迅的知名学者,对有关“教材中的鲁迅”问题,似乎一直没有表态?

钱理群:这些年,总有“鲁迅应退出课本,至少应该淡化”的说法,大多数是专家和社会人士在媒体上发表的各种宏论,以及网上的各种热炒,但作为主体的“90后”的中学生,以及他们的老师,却是沉默的。

我对此颇以为奇,百思而不得其解,也就懒得说话,因此拒绝了许多媒体的采访,而一直在寻找真正来自第一线老师和学生的声音。

高明勇:找到这种声音了吗?

钱理群: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何杰老师指导下的《2011届文科实验班鲁迅专题研修报告集》,以及他班上的两位学生李明倩、唐紫薇所写的《读鲁迅:两名90后女生的心灵探求》(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真是喜出望外,最有发言权的老师和学生终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高明勇:他们怎样看鲁迅?

钱理群:何杰引述郁达夫的观点:“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国家”,何杰以此追问:“这是谁的问题?这个‘没有希望’是不是有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呢?”于是,就有了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及其背后的语文教学、中学教育的“何杰二问”。

高明勇:“何杰二问”指什么?

钱理群:一问“我们把鲁迅教好了吗”——“一个绝大多数作品都应该列为定篇的作家,竟被人攻击为‘作品太难’、‘不合时宜’而欲将其逐出课本;一个对民族和民众深怀大爱的作家,竟被那么多人攻击为‘谁都骂’、‘不宽容’:所有这一切,我们语文教师难辞其咎——我们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样的鲁迅?”

二问“我们应该如何教鲁迅”。在最新文化资讯看来,长期以来的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我们给学生的是概念化的鲁迅,一说鲁迅就是‘文(文学家)思(思想家)革(革命家)’,就是‘改造国民性’、‘批判中国人的麻木’,甚至还没读鲁迅作品,就将其主题说出来了。鲁迅作品的思想魅力、语言艺术并没有真正让学生领悟到”。

高明勇:也就是说大家所争论的“教材中的鲁迅”很“敏感”,是因为被误读的缘故?

钱理群:我想推荐一个中学生李明倩的看法,她不认为目前对鲁迅的讨论是认真的讨论,而只是一个热门的新闻“焦点”。

她说很希望社会多关注鲁迅,讨论鲁迅,但是并不希望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讨论这么一些事情。如果你把鲁迅先生也用“淘汰”、“力挺”、“支持”、“out”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就真的是过于浮躁了。她认为“如果说不理解鲁迅是可以容忍的,那么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肆意胡说就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还要补充一点,当下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的问题,除了教法的问题,还有选文的问题。选文的问题有二。一是有些选文并不适合中学生阅读。二是选文的眼光太狭窄。如很少选鲁迅杂文,何杰老师的实验课上就选了许多鲁迅杂文,很受学生欢迎。在我看来,像《夏三虫》、《从孩子的照相说起》、《我的第一个师傅》、《牺牲谟》、《忽然想到(五)(六)》、《战士和苍蝇》、《最先与最后》、《流产与断种》等文章,都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也是大家看好的民国时期的语文课本里经常选的,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的教材里,鲁迅作品不是选多了,而是少了。

为什么非要学习“鲁迅”?

由于鲁迅思想所具有的“精神自由与解放”的特质,决定了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90后”中学生的精神需求。

高明勇:鲁迅在现行教材中算是“熟悉的面孔”了,你主持编选的《新语文读本》到今年已经整十年,这套读本中也编选了一定比例的鲁迅作品,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读本都选鲁迅,不少人都会问:为什么今天非要学习鲁迅?

钱理群: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对“90后”青年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很多人认为他们只是玩耍的一代,而不是思考的一代。这种判断并不准确。

应该说,“90后”这一代诞生与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他们享受着物质富裕这一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随之而来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所产生的精神困惑。在一些更为敏感的孩子心里,这就自然会引发精神的饥渴感,以及学生作业中说到的对社会“平静的表面下早已波涛汹涌暗流不息”的现状的某种焦虑感,对“病态社会”里的“病态心理”的不满,从而隐隐产生突破现有生活的内在要求。

高明勇:这种“焦虑感”和真正的鲁迅能对接起来吗?

钱理群:很少有哪一代人像“90后”这样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他们几乎从幼儿园开始,就面临应试的压力,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要面对就业的压力。一位学生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就不无痛苦地说到自己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与想象力,“升学考试毕竟不会问你‘如何在雪地捕鸟’”。这样的压力下成长的艰难,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精神解放的渴求,恐怕是我们这些成年人(老师、家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专家等)所难以体会的。

高明勇:这和鲁迅有什么关系?

钱理群:由于鲁迅的思想所具有的“精神自由与解放”的特质,以及彻底性、独创性、异质性的特点,他的思想总是能给人们提供“另一种可能性”,并且总是追问到人性的根本处。现实的根本处,就决定了他的思想是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90后”中学生的精神需求,并走进他们心灵深处的。

高明勇:你和中学生接触过程中,发现他们真的需要“鲁迅”吗?

钱理群:前几天,我到中学给初一、初二的学生做了《鲁迅是谁?》的演讲,提到林语堂曾给鲁迅起过一个绰号,叫做“白象”。我引述了鲁迅的《立论》,文章讲了三种说话方式,说别人喜欢听的话,大家都乐意听的话;说模棱两可的话,谁都不得罪的话;不看别人眼色,不考虑别人喜好,只说出真实的话,自己心里的话。前两种是灰象的说话方式,第三种是白象的说话方式。

讲完后,就有学生提问,说听了演讲很震动,因为老师和家长都教育他像灰象一样说话,现在我告诉了他鲁迅的白象式的说话方式,他很羡慕,又担心会不会遭到周围人的排斥?我回答说,愿意做灰象,还是做白象,涉及人生观的问题,是个人的选择。我讲鲁迅并不是强迫你们都学习白象,而是至少告诉你还有“另一种说话方式”、“另一种活法”。

能够引发孩子的独立思考,这就是鲁迅对“90后”中学生的意义和价值。何杰老师的学生谈到,他们读了鲁迅作品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我们需要清醒,需要诚恳地面对社会,面对自己,面对现实”。李明倩同学还说,鲁迅能“让自己更好地,更有意义地活着,他是一个永远能引发我们思考的思想家”。这都说到了根本。

“鲁迅”在今天是否过时?

鲁迅属于为数不多的具有原创性的、民族精神源泉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作品是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最高典范。

高明勇:但有人说鲁迅“过时”了,提出学校教育要坚持经典与创新兼顾,可以少讲些鲁迅,让出篇幅给其他一些作家。你怎么看?

钱理群:关键还是在对鲁迅的认识。在我看来,鲁迅不是一般的作家,他属于为数不多的具有原创性的、民族精神源泉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鲁迅有独特的、其他作家不能代替的价值,还在于鲁迅的作品是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最高典范,他把现代汉语表意、抒情的功能达到了极致,并极具创造性,理应成为孩子学习现代汉语的范本,从小开始学,对其一生都有深远影响。

高明勇:把鲁迅界定为“源泉性作家”,这怎么解释?

钱理群:全世界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原创性的、能够成为这个民族思想源泉的大学者、大文学家。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能够到这些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那里汲取精神的养料。每个国家都有那么几个人,可以说家喻户晓,渗透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如英国的莎士比亚、俄罗斯的托尔斯泰、法国的雨果、德国的歌德、美国的惠特曼等。

高明勇:在中国,哪些属于精神原创、源泉性的作家?

钱理群:我曾经提出一个建议,应该在高中阶段至少开四门选修课,第一门课《论语选》和《庄子选》,这是中华文化的源头;第二门课是唐诗选读,这是文学的巅峰;第三门课是《红楼梦》选读,这是民族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第四门课是鲁迅(选读),他开拓了新的现代文化。

除此之外,还可以逐渐扩大一些,比如说《史记》、《楚辞》、陶渊明、苏东坡的作品等。这样的民族文化源泉的作家、作品应该成为国民基础教育的基本教材,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民族精神建设的基本工程。

每一个中国国民,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应对这些民族文化原典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在人生的长途中不断阅读,常读而常新。

高明勇:那么,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关键在哪里?

钱理群:如前面所说,在“90后”的中学生心中,是存在着接受鲁迅的“种子”的,关键是老师的引导。

如何引导,我有一个专门的演讲,这里只谈一点,就是要找到鲁迅每一篇作品和孩子心灵的具体连接点和通道。关键还是在老师自己要热爱鲁迅、真懂鲁迅。


更多有关鲁迅的最新资讯,关注太原商标注册代办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鲁迅 钱理群谈鲁迅 最新文化资讯 2014年05月16日 09:49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