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庄礼伟:南洋华人的身份认同和集体命运

避免以“中国中心”视角看待周边民族庄礼伟(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与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费孝通曾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对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有说法称“南太平洋的人种通过马来半岛北上,到达中国南方,成为北越族的祖先。”周兵老师也提到,千万要避免以“中国中心”或“中国崛起”的视…

避免以“中国中心”视角看待周边民族

庄礼伟(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与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费孝通曾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对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有说法称“南太平洋的人种通过马来半岛北上,到达中国南方,成为北越族的祖先。”周兵老师也提到,千万要避免以“中国中心”或“中国崛起”的视角看待周边民族和周边历史。




我看过电影《下南洋》,感觉里面有些地方调子比较灰暗:对于海外华人,总说他们离开中国失了根,日子是悲惨的,心情是绝望的,家乡海望,终日以泪洗面。但我接触过的东南亚华人不是这样的,他们过得很快乐。如果南洋的日子不好过,为什么还要下南洋?

从华人下南洋的起因来看,可以发现他们是在家里待不下去了,要寻找远方的乐土。孔夫子讲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在这里过得不好,为什么要留着不走?人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华人下南洋获得了自我解放,也获得了很多改善个人命运的机会。我接触过很多东南亚华人,他们都特别阳光,心情特别开朗。所以要把东南亚华人视为历史的主体,把他们作为现实的主体来观察,而不是像欧洲的东方学那样,抱着悲悯弱者与女性的观点来看待东方。

南洋华人的身份认同随中国政治变革波动

东南亚华人最新文化资讯在海外铸造了自己的辉煌历史,也建立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其实1860年华人大规模下南洋之前,在当地已经生活着很多华人,包括所谓的土生华人,即第二代、第三代在当地出生的华人。他们的认同已完全本地化,认同英国当局。在土生华人之外,又有很多新下南洋的华人,他们被称为“新客”,在这里做苦力。

有两件大事导致很多人移民东南亚,一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北京条约》,英国要求北京政府开放;二是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整个东亚历史跟这条运河开通都有关系,它使得整个资本主义体系扩张到东南亚变得便捷。华人下南洋可被视为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扩张的结果,也是清朝走向衰败的结果。所以华人要去远方寻找乐土和生活的新边疆。

后来南洋华人出现了三次对中国认同的高潮,一次是民国建立时,一次是中国抗日战争,一次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很多华人心向祖国,帮祖国做了很多事,比如陈嘉庚。日本人打到南洋,南洋自己要抗战,致使当地华人逐渐开始对南洋产生国家认同,要为自己脚下的土地而战,南洋当地的抗日战争影响了他们的国家认同观念。当然还有别的原因,比如中国的土改、镇反波及到很多侨属,影响了南洋华人对于中国的国家认同。还有一个方面是,没有双重国籍政策,南洋华人必须争取在南洋国家的公民权。再有是移民渠道不通畅,下南洋的华人在东南亚慢慢生根,下一代也就在那里发展。以上原因导致了1942年至1957年间南洋华人的国家认同感的急剧转变。

华侨没有被当成一个主体被很好地对待

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诞生。跟印度一样,一个国家和平独立了。马来西亚人民选出了自己的代表,然后同英国谈判,建国后选举自己的政府。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把砂拉越(马来西亚面积最大的州,位于东马,地处婆罗洲北部——编者注)和新加坡加进来,变成了大马来西亚。所以今天马来西亚华人称这个联邦为“大马”,是相较于以前的“小马”而言的。

国家建立了,接下来就该好好发展、建设国家。但南洋历史被中国的革命意识撞了一下腰——有些激进的、特别是有文化的年轻人跟大马来西亚发生了对抗,开始到森林里打游击。他们当时的整套意识形态包括口号都是中国的,当地的游击队每天早上要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喊“主席万寿无疆”、“我们的主席永远健康”。

当时东南亚出现了九个共产党团体,马来西亚有两个。当时的东马根本不情愿加入马来西亚联邦,一直抵抗,北部一个共产党团体还借着民主解放运动来加强自己的共产主义主张。去年12月我到东马,遇到了砂拉越独立分子,他们说1963年东马加入马来西亚是一个错误。后来当地政府把被俘的游击队员押送到中国广州,中国说不能要。马共高级领导问能不能安排老弱残兵到中国?也没有被接受。当年是在革命输出的大环境下,但直至今天,谈到华侨对中国有什么价值,也主要是引资。华侨没有被当成一个主体被很好地对待,仿佛只有被利用的价值。

马来西亚华人的国家认同与坚持仍在继续

东马有很多福州人社区,我在那里遇到了东马老游击队员。东马游击队原来叫“砂拉越解放同盟”,后来改名,主席是文铭权。1965年印尼九三事变发生时文先生刚好在中国,当时他没有回来。华人游击队一直在找文主席,他们认为,当年你领导我们革命,后来给我们来了一封信“不要革命了”。如果是我们自己不要革命了,那我们就成了叛徒。但如果是中央主席说的不要革命,那就没有问题。所以你必须要回来作证,“为我们这段荒谬悲情的历史做一个见证、一个结论。”

马来西亚华人认同本土以后,要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积极参与当地政策,成立了政治社团、政党、参政党,比如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就是用马来西亚国旗上的一角做党旗。我曾去观摩过马来西亚的国会选举,行动党用很酷的发型来表示支持,而且提出的口号是“五月五,换政府”。《新周日报》又登了一个广告,叫“五月五,你作主”。去年马来西亚反对党因为选区划分的原因输掉了选举,之后他们开始了抗争运动。时至今日,马来西亚华人仍然在坚持,也仍然乐天,要为国家的进步而奋斗。


更多马来华人的最新资讯,关注太原商标注册代办



(文化责编:赵雅敏 )
标签:华人身份认同 中国政治格局 最新文化资讯 2014年05月09日 09:1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