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浪的访谈当时是把渡边淳一归在爱情小说作家中,他作为日本情感小说家,我作为中国情感小说家,中日两国作家对谈情感、爱情小说。渡边淳一留给我的印象很健谈,是一个很有气质的老人。
我看过他的《失乐园》,也只是精彩文摘部分,他的作品中的视野、角度也给了我不少启迪。但其中也有一些我不太理解的地方,两个人相爱到最后自杀。我记得在那次访谈中,新浪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两位都是爱情作家,为什么喜欢写爱情悲剧结局?主人公不是死亡就是爱情的幻灭?他当时很坚定并激烈地回答,他的作品不是悲剧,在日本,死亡并不意味着悲剧而是归宿。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正剧。
那次对谈之后,他的经纪人找过我,他听说我在中国影视行业有一些影响力,问我是否愿意把他的作品带到中国来开拓影视市场。因为我做影视也是业余,而且我做的也都是自己的作品,当时我觉得自己做不了。渡边淳一在我心中是亚洲文坛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的去世我感到非常惋惜。
他的五六十岁女性读者多
口述:许金龙(日本文学研究者)
1999年我在北海道大学做学术访问,听过他的讲座,内容是关于他小说中的女性主人公,因为我是文学研究者,碰到作者就很愿意看看这个作者的读者都是什么样的人,我一看都是年龄大的女性,五六十岁的女性特别多,年轻的女性不是很多,男性相对就更少了。
他的作品还是我介绍到中国的。当时渡边的朋友找到我,希望我来翻译,但我不太愿意做这个事,因为是通俗小说,就找到竺家荣老师。后来就出版了,结果这个书商特别坏,没给渡边版税。
《失乐园》之后他作品越出越多,就很红了。文化艺术出版社出了他一套书,他提出要来中国,要到社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就找到我,但我觉得他是通俗作家,我们都是请日本重点作家、学者来访问,后来就让他以《外国文学动态》的名义来办个座谈会。当时请了很好的学者,像叶渭渠先生,叶先生想给他拔拔高,就说日本文学从《源氏物语》就有写女性的传统,渡边先生应该归到这一个传统加以考察。但渡边淳一当时回应,我从来不看《源氏物语》,我没有受到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