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西门媚:不依傍大师的自由写作

写作时,我常采用“半闭关”的方式,上午写小说,下午才读书。跟平时不同,平时经常清早躺在床上看书,但此刻,早上的清醒大脑要留给小说写作。初稿写作完成后,一般会休整很长时间。比较认真的阅读是这个阶段。好些阅读,都是和写作有联系的,这可能是不自觉的选择。还记得写完长篇小说《实习记者》…

写作时,我常采用“半闭关”的方式,上午写小说,下午才读书。跟平时不同,平时经常清早躺在床上看书,但此刻,早上的清醒大脑要留给小说写作。初稿写作完成后,一般会休整很长时间。比较认真的阅读是这个阶段。好些阅读,都是和写作有联系的,这可能是不自觉的选择。

还记得写完长篇小说《实习记者》之后,我读了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和汪曾祺的《晚翠文谈新编》。这两本都是谈文学写作的。刚刚进行了长篇写作,这时再看此类书籍,感受要比以前深刻许多。

长篇小说初稿写完之后,先进入巨大的兴奋之中,觉得极有成就感。过一阵,又陷入沮丧和沉郁。在网上,碰到一位熟人,被他追问:你要写什么?你要写严肃文学还是畅销小说?你以哪个大师为标准?

这猛然一问,马上把我问晕了。我心里可没这么想啊。他就此对我进行了一系列批评,搞得我惶恐不安。似乎真的已经掉进庸俗又黑暗的泥潭里了。前面的几十年似乎全部白活了。

进行了两天的反思,忽然发觉了他的问题的问题。他问的其实就是:你为什么写作?这个问题我曾是想过的。也曾经是很清楚的。为什么写作?写作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啊。它可以到达我不能到达的其他人生。它补充一个人的生命。它让一个人就像活了许多,拥有许多种人生。

这是我的个人看法,相信许多人的目的跟我是不同的。所以以哪位大师为目标,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像有些人以某些最高奖项为目标,对我来说更是扯淡。我就是因为想写才写的。

后来读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他谈的是写诗。谈目的,他谈的很明白,他说:走向内心。这道理其实我本来是知道的,只是会一时被人问糊涂。想明白了,就安宁了。不再怕别人的批评。

看汪曾祺的文章,很惊讶地发现,我的许多观点和他很近。比如汪曾祺谈结构时说:

——“戏剧的结构像建筑,小说的结构像树。小说的结构是更内在的,更自然的。我想用另外一个概念代替‘结构’——节奏。中国过去讲‘文气’,很有道理。什么是‘文气’?我以为是内在的节奏。‘血脉流通’、‘气韵生动’,说得都很好。小说的结构是更精细,更复杂,更无迹可求的。苏东坡说:‘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说的是结构。章太炎《菿汉微言》论汪容甫的骈体文,‘起止自在,无首尾呼应之式’。写小说者,正当如此。小说的结构的特点,是:随便。”

汪曾祺关于结构,还说到过,有的人以为是在搞结构,结果是被结构搞。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其实早先结构厉害的小说最容易吓到人了。

就比如法国新小说派的好多作家。特别是那个罗伯·格里耶。最先看他的《橡皮》的时候,觉得真是有趣,故事重重叠叠,非常好看。就一口气买了他好些书来看。今年还买了他的近作(书名现在都忘了),看了很长时间,看不下去。因为除了结构,的确没什么东西。而那结构,我早已从他其他的小说中熟悉了。了无新意。

再之后的最新文化资讯,就把《汪曾祺小说经典》一篇篇地读完了。汪曾祺小说有些非常好,完全是大师之作,有些却很平庸。仔细辨识,发现,似乎是作品表现内容决定的。

他写1949年以前的内容,写得非常生动,细腻,有幽默感,有悲悯心。写乡情人事,写西南联大,都写得有趣又意味深长。他写的1949年以后的内容,差不多都立足北京在写作。乡土感没有了,细腻的观察没有了,低平的视点也没有了。内容都急吼吼地直奔主题而去。而主题太像中心思想了,急于揭露和批判。就浅白了。

我刚刚发现这点的时候,大惑不解。因为这两类小说,他的写作时间却是相差不远的,应该不会是创作思路变了吧。除了自由的原因,可能还因为,他在1949年之后,他的想法真的就被改变了,他观察到的世界,就是这样了。他是个忠于生活的作家,忠于的是自己所见所感,可是缺乏思考能力。所以,1949年前的世界,他感受到的,更像他的老师沈从文感受到的。1949年后的世界,他感受到的,就像很多普通人感受的一样扁平。这就写不出好作品了。

之后就读到的伟大的小说是马尔克斯的《迷宫中的将军》。他一改平日我们熟悉的手法,采用了写实的风格。进入过程没有他别的作品让读者感到轻松,但我的心还是被作品中的那个末路英雄的性格和命运紧紧抓住了。书里的那个将军,玻利瓦尔,被辉煌的命运抛弃了,孤零零地走向生命终点,一个征服了南美大陆的人,最后被必然打败……这看得人心里揪起来了,合上书,好久不能平静,不能放下。

马尔克斯虽然写作风格改变很大,但时不时地,我在篇中读到很多熟悉的东西。比如河上的最后旅行,让我想到了《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最后在河上的旅行。到达一个小城,那个城市的疯狗咬了孩子,于是全城开始屠狗,这也是《爱情和其他的魔鬼》的开篇。有个人丢失了行李,在无望地等待邮件,甚至将军后来也在等待邮件,这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另一个版本。将军年轻的时候曾躲过很多次暗杀,有一次,他不相信盛传的暗杀即将来临的消息……这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的影子。大海泛着腐败的浓郁的花香,这个意象也在马尔克斯的短篇里经常出现……

正因为不停地读到这些熟悉的意象,所以我很好奇,他是先有这些中短篇,再有这本长篇的,或是反过来?到后来,读到后记和时间,发现,应该是先有这些短篇,再有这本长篇的。《迷宫中的将军》的出版后记写于1989年1月。可以想见,马尔克斯平时迷恋的某个意象,他便拿来做短篇,到长篇适合的时候,再拿出来用。他的短篇因此很精致,长篇因此变得丰富。

可见,短篇的训练对于小说家来说是很必要的,而题材永远不会被浪费。哪怕像马尔克斯这种小说天才,他也没放弃不停地训练。小说呈现出的自在无拘,背后是永不停止的思索和耕耘。

更多精彩

太原免费发布分类信息网 http://ty.kaihuangzhe.com/



(文化责编:赵雅敏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